斐后国跟东瀛其他地区一样,农民绝大多数土地,劳力和时间都用来种植水稻,但收获之后却无权食用大米,必须全部交公。
这里和东瀛大部分地区的农夫一样,只可以有小部分劣等田种植萝卜,牛蒡,小米等其他高产物果腹。
估计这不足一石,用来战备的大米,都是他们在山间隐蔽处偷偷种下的“私田”,这若是被检地的武士发现,又是天大的罪过。
东瀛虽然只是孤悬海外的小国,但有着森严的等级观念。
在以武士主导的各个州和各个地方国,农民是没资格食用大米的;只有作战时下级武士和足轻才有资格食用一般糙米做的饭团。
而口感味道更好的精米,只有上级武士和大名有条件享用。
作为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居然是吃上自己种出的大米……有出身农户的青年甚至为了吃上一口大米,铤而走险去当足轻。
大米在此地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主粮,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还是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有领地贫瘠的小大名为了战备,甚至会三五不时的自发绝食攒积军粮。
“这种时候,就不用考虑这么多了。”谭雄有些不耐烦:岛津家也真是,地租这么狠?
村长却还是患得患失:“岛津家的人不会放过我们,差一颗米都会……”
提起这些事,谭雄皱了皱眉头。
新崛起的岛津家被称为九州暴发户,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出自名门旁支,但岛津家对于领地内民众的压榨和吝啬是出名的。
锱铢必较的作风和粗野行径,让很多人侧目。
但买起武器火器来,这些野蛮家伙却又十分豪爽大方。
为了扩张岛津家几十年来一直在对邻国用兵,火器弹药的耗费也是居高不下。
除了他们自己生产,很多一部分都要仰仗南蛮商人(西洋商人)和海贼处购置。
可以说谭雄这几年的生意大半都靠着岛津和龍造寺,其中岛津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大不了我让岛津家免除你们今年地租,现在开始所有参与战斗者都可食米,保证两餐膳食!”谭雄说这句话时脑门嗡嗡的,但态度却十分坚定。
既然自己决定介入,那就一定要把事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