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农闲时候,把一家大小,一年四季要穿的鞋,都给做好。
家里有成年姑娘的,母亲就能轻松一点。
女儿可以为她分担,还会为家人纳个花鞋垫。绣个枕头套什么的。
几个姑娘聚在一起做个手工活,唠唠闲嗑,惬意的很。
成年的男孩子,会跟着父亲,一起岀去扒河,挣点工分。
所以,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很重。
因为男孩子,可以干体力活挣工分。
女孩子,只能在家里,缝缝补补,洗衣做饭。
干些个,在男人眼里,没有价值的活。
李云的妈妈,能在街上开缝纫铺,自己挣钱。就是当时的能人啊!
那时候的衣服,也很好做。
要求都不高,只要把它做成型就好了。
那时候穷,一年到头,难得做件新衣服。
穿在身上,合不合适,都高兴。
但是有一条,只能把它往大了做。
千万别做小了,小的穿不上,那就是做坏了。你得赔。
大的,就算能套两个人。也没毛病。
有些个爱俊俏的,嫌不合身,也可以再改小一点。
这是后来,婆婆给她的心得。
当然了,大多数时候,做的还都是合身的。
总之,小街上,五天逢一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