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东方马奇诺

作者:疯神狂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各个要塞之间互相支援、互相支持。

修建这座要塞,总共耗时11年,共建成17个要塞。

鬼子当时骄傲地称其为:“东方马奇诺防线”。

而这个猎户无意发现的日军地下部队,曾经征用了320万劳工修建,后被苏联摧毁。

为什么说是“东方马奇诺防线”呢?因为修建的地下工事,真的很变态。

二战之前,法兰西人为了抵御德意志铁骑正面入侵,避免像一战那样发生大面积伤亡,于是耗费50亿法郎巨资,于法兰西东北部的法德边境,建造了一条长达390万公里的永备防线。

这条防线在世界战争史上赫赫有名,以当时法兰西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为名,称为“马奇诺防线”。

这条防线以火力完备,纵深极宽。

防线内部指挥部、发电站、炮台、甚至医院、食堂、宿舍一应俱全。

它一度被认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防线”。

在当时这种思想背景和技术背景之下,关东军计划在中苏边境,也想建造一个永久性防御工事。

这是一座比原版的“马奇诺防线”还要大规模的防御性永备工事,扼守住远东苏军进入我国东北腹地的要道。

然而原版的“马奇诺防线”,在六周之内即因被德军攻破而失效。

而在苏军大量倾注的炮火和精准的打击之下,这条被日军视为天堑的永备性要塞防线,仅仅在二十四天内即被攻破摧毁。

就是因为被摧毁了,所以才更有发掘的价值。

如果没有目的的随意寻找,肯定不会太容易有所收获。

这也就是陈文哲,可以通过回朔,发现一些遗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宝藏。

要不然,就在这座报废的地下要塞之中,很难有所发现。

毕竟这条防线,修建的实在是太复杂了。

它那么容易被摧毁,可不意味着这座地下永备公式简单。

要知道,这是一条在中蒙、中苏边境,修建的一条长达1000公里的大型军事要塞型防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