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分析涉嫌造假的墓志铭,其书写风格是否是南北朝的写法,是否只是参考了《龙门二十品》或其他较早出土墓志的写法。
如果书写手法太过雷同,同时还夹带着唐代以后的用笔方法,则十有八九就是造假之作。
再次,对于任何新出土的墓志,首先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它肯定就是真墓志,而应该带着一种研究的态度,从多个角度来考证和分析其形制、内容、用笔等元素。
大量北魏墓志伪作的存在,无论是对于书法史的研究,还是对于书法学习者的临帖活动,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干扰。
对于各种造假的墓志,必须有一种“去伪存真”的态度并加以分析。
在此过程中,我们对于北魏墓志的整体理解,无疑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归根究底,肯定是需要一定的功底。
最起码,你肯定要是一个方面的专家,这样才能对一种古董,完成鉴定。
鉴定,在古玩界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不懂鉴定,那真是要吃大亏。
就像是现在,陈文哲正看着一块欧阳询的碑刻。
欧阳询,唐朝大臣、书法家。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
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他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着《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像是这样的大名家,肯定是彷品的重灾区。
很显然,陈文哲眼前的这块碑志,就是属于欧阳询的作品。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品,陈文哲一时半会的肯定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