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一般在家做菜,谁会如此奢侈,“牺牲”掉一部分食材呢?
林师傅听了楚云风的话,很是有一种同道中人的感觉,还给楚云风倒起了酒,两人心心相惜地喝了一杯。
“所以对于当时的姑姑筵菜品,时人亦有诗云:“冥追神悟出新意,目笑枚叔夸八珍,斗大牛头骇人意,登盘滑腻濡鱼唇,脃燔肥鸭透表里,香非兰籍由烟熏,几箫微火烂熊白,洁疑脂玉柔鳖裙,颇兼吴俗芼姜橘,亦师蜀味参芳辛”
凡是一样菜,不论大材小料,只要经过黄敬临的“打整”,就会在色香味三长之外显出些特种章法,这都是一般耳食之徒,万万不及的。。
因此姑姑筵的筵席一向都非常的“拽”。
这样一桌子费尽心思的菜肴,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到,甚至有权有钱也不一定吃得到。
黄敬临一共定下了五大规矩:一是所有来吃饭的客人,必须称呼他为黄先生或者黄老太爷。凡是敢叫黄老板或者黄师傅的,免吃!
二是每天只做四桌,而且要提前三、五天预定!
当年,刘湘招待来川的张学良,风流少帅说久慕姑姑筵大名,能不能一饱口福?
刘湘就想去姑姑筵临时岔个轮子,被黄老太爷婉言拒绝了。
刘湘也挺尊重老太爷,没有说派几个丘八,带枪上门驱赶客人,而是找荣乐园的蓝光鉴想办法,才加定了一桌正宗豪华川菜请客。
三是预订时只说一桌多少大洋的规格,不能点菜。所有菜品,由黄老太爷决定安排。
四是订席时,必须交足全款。并且,必须开列被请人名单,注明年龄、籍贯、身份、性别!
黄敬临主张菜品的组织和分量要和客人的胃口相合,故才在订餐前要求客人告知出席者的习性与喜好。
他的席桌上不会放酱油醋等其他调料,因为所有菜品在上桌前已经根据前情斟酌定局。
只要仔细留意客人第一次品尝菜品时的撷取分量,就能判断出是否对口对味,再进而优之。
五是主桌上,必须给黄敬临留一个座位,他是否到席,由他自己决定。
也许他根本不会来吃,但是,这个专门的位置,表示的是对老太爷的尊重——毕竟是文人,还是前县大老爷嘛,必要的架子还是要端起来滴......
姑姑筵这么拽,还粉丝如云,自然有他的道理。
姑姑筵对川菜的贡献,不是他如何如何拽,而是他真正完成了川菜的落地。
在他之前,川菜走的完全是高端路线。以荣乐园为代表的早期川菜,几乎都是鲁菜、淮扬菜的变化、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