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弥补多年遗憾

作者:力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罗国荣学厨的时候,先后分别拜王海泉和黄少清为师,这两位都是川菜大师,而他在1933年的时候经人介绍进入了姑姑筵打工深造。

他可是开创性地完成了两大川菜流派的融合,将王海泉一系的大刀阔斧、红白精髓,与黄敬临一系的温文尔雅、妙手偶得融为一体。

并且在1959年国庆期间,他还因为主理操办新中国十周年国宴被周恩总理来赞为“帅才”。

关于他的传奇还有很多,但这些都不是今天的重点,虽然这道菜已经无法考证是谁发明的,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道菜的名头和地位。

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失传很久,无人会做。”

林师傅看到楚云风有些欲言又止,便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其实这些高端的菜式在这几位大师之间都会相互讨论和学习的。

那个时候正好是川菜百花齐放的阶段,而且这几人对于川菜的发展是奠基石一般的人物。

只有相互印证和讨论才能激发灵感,能够创造出更多、更精致的菜式出来。

而且一般创造出来的菜式,虽然你不说,但是只要大师们看上一眼,基本上也就能够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真要是进行破解,那还是不难的。

所以你应该发现了,荣乐园和姑姑筵在一些高端菜式上面,两家都会做一些同样的菜式。

这些都是私下交流的成果。”

林师傅的一番话让楚云风哑口无言,刚才自己本来想告诉他李老其实会做这道菜的。

可是没想到被林师傅给误会了,那好吧,既然误会了就算了,到时候自己学会这道菜之后希望他不会幽怨吧......

林师傅不知道自己刚才错过了神往的那道“推窗望月”,还在继续神采飞扬地讲道:“大菜过后的饭菜也是很精彩的。

卤鸡、百叶、粉蒸肉、莴苣炒肉丝外带青菜圆子汤,四菜一汤,这些菜式虽然名字比较大众,但是经过黄式改良,味道非同一般。

随席小吃有饺子,米粉,烧麦等,饺子馅儿剁得极为细腻,那个口感是无论用什么机器都达不到的,米粉也非常柔顺。

对姑姑筵的菜品,时人亦有诗云:“冥追神悟出新意,目笑枚叔夸八珍,斗大牛头骇人意,登盘滑腻濡鱼唇,脃燔肥鸭透表里,香非兰籍由烟熏,几箫微火烂熊白,洁疑脂玉柔鳖裙,颇兼吴俗芼姜橘,亦师蜀味参芳辛”。

其它的我也就没什么好讲的了,这姑姑筵后来还开到了重庆,那生意也是非常火爆的。

可惜的是,1941年,重庆遭到日寇军机的频繁轰炸,整个城市被毁坏严重,而“姑姑筵”被迫停业。

1942年,黄敬临因为受惊吓得病,最终不治,终年68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