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规模种田

作者:公子Z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就在暴雨前半个月,不少罗山村的村民都早早准备好了薯块用来出芽育藤再移栽扦插,加上那会儿天公作美,移栽扦插后,接连下了几场小雨,便是红薯地里连水都不用再浇。

奈何这些红薯地不怕小雨、不怕大雨,就怕接连不断的大暴雨,更怕雨水积累后无法排处形成的内涝。

这不,涝着涝着就把大半的番薯藤给泡烂了,剩下的那些还坚强活着的情况也不算太好。

如此一来,原本在村子外头就有些惹眼的田庄,这会儿在罗山村百姓眼中就更惹眼了。

-

谁都知道村外的田庄换东家后雇了不少雇农翻地种地,更知道田庄里挖满了大大小小网状的水渠。

这次洪荒发的在凶,那处田庄明明有河道从中穿过,竟也没有半点损失!

田庄是围了栅栏的,但也不是全然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再说了罗山村里也有不少村民在田庄里做雇农,每日里做完活计就能回家,庄子种了什么,养活的好不好自然一清二楚。

-

罗家村外的田庄收拢来时便足有两千亩良田,这些日子顾七又让江平将田庄附近的散田归拢了些,前前后后统共有两千五百亩地。

田庄里的田都是良田,并非荒地;只要简单翻犁过手就能用上。

顾七将临近河道两侧的一千亩地全部用作了水稻种植,另外左侧画出三百亩种植玉米,三百亩种植红薯,三百亩种植禾粟。

右侧的六百亩则分出三百亩苞谷,另外还种了三百亩春小麦。

算算月份,如今种植春小麦的种植时间已经有些偏晚了,不过既然手头上有种子在,土地也富足便都先试试。

渝州府现在的气候环境十分不稳定,一会儿旱一会涝,一会儿冷一会儿又热了,各类农作物都有其习性,很多习性都是向左的,之所以将田庄的田地区块化划分就是想着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对于气候的不确定性,只能做多方位的尝试。至于最后的收成如何,一半尽人事一半看天意。

-

渝州现在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清楚,尽管顾七已经尽可能的调动了手下所有能用的镖师往返在渝州和云州两周府之间,但对比起麓山郡庞大的居住人口,没回送来的米粮也都只是杯水车薪。

若是可以,尽快在渝州本土培育出可食用的主粮才是解决麓山郡以及渝中困境的唯一办法。

当然这也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不论怎么样,既然渝州的旱情已经结束了,等水患过后,大范围的耕种必然会在各地兴起,到时候从云州府送来的粮食价钱只会不断的被压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