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今天趁着朱祐极召集百官议事,郑东流发难了。
“太子殿下,今天,我要状告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东厂督主曹正淳、锦衣卫南镇抚司都指挥使许显纯,勾结鞑靼人,贩卖军需,犯了叛国罪。”
“依照大明律,犯叛国、谋大逆、谋反者,凌迟处死,诛九族。”
“请太子殿下,依法办理,将此三人诛九族,凌迟处死,以正国威。”
郑东流将笏板举过头顶,大声喊道。
声音回荡整个金銮殿,百官皆惊,心中暗道:多事之秋啊!
先是严党,后面是朱无视和景王,现在郑东流又对阉党图穷匕首见。
若是朱祐极真对阉党动手,那朝堂之上,可就只剩下清流党这一个大党了。
太子党刚刚成立,人数不多,还不足以稳固大局。
此刻,朱祐极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众大臣纷纷看见朱祐极,等待着他的回应。
闻言,朱祐极缓缓将手中的奏折放了下来,看向郑东流和文武百官,开口道:“此事,还需要调查,不能草率处理,内阁首辅严嵩犯下大错,近期刚刚定罪,人心惶惶,此刻,再拿下魏忠贤、曹正淳和许显纯,堂而皇之的调查,我并不太合适。”
“太子殿下,叛国罪乃是第一重罪,要抄家、凌迟处死的,此三人勾结鞑靼人,意图谋反,证据确凿,岂可因为担忧人心惶惶,就不处理呢?”郑东流据理力争,朗声道。
“郑大人,本宫可曾说过不处理?”
“本宫说了,不可堂而皇之的处理,你既然有证据,那就交由三司会审,待到处理结果出来后,本宫自会依法惩处。”
“此刻,本宫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你且退下吧。”
朱祐极挥了挥手,示意郑东流退回去。
见状,郑东流脸色变了变,犹豫之下,他还是暂时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本宫,要宣布一件事。”
朱祐极重新看向众大臣,从怀中拿出一份诏书,缓缓开口道:“这是皇上亲手写的诏书,孙公公,给诸位大臣念一念吧。”
“是。”孙公公恭敬一礼,接过诏书,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