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三十九章,蔫坏的小子

作者: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真的很愁人。要是不找好大客户,一旦产品滞销,就又要停产。如果是那样,工人与棉农都会收到打击,现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纺织厂,是最重要的,而销售就是重中之重。

想到这里,她快步走回车旁,打开车门,上了车,开车回去了。

晚上,吃过饭,小雨对大家说“明天我和婷婷,徐倩去买机器。运回来就得安装。学习得也快回来了,争取机器安装调试好,就可以让他们试机了,希望一次成功。下一步就是销售问,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谁有销售渠道,都可以试试,我们大家也按销售的百分之七拿提成。”

“好的,我也让大姐给咱们推销。”晓明说。其实他并不自信,自己家用的牛仔布是有限的,纺织厂盖了那么多车间,都开始生产,产量一定很高,怎么卖呢?这次小雨真的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唉!想想就觉得很难。

向东更是为难,幸好自己只投了一股。生产可能没问题,可是怎么卖出去呢?要是好卖,厂子不至于这样吧?看着大家他只好默不作声了。

“今天傍晚,我去了乡下,看到大片大片的棉花,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将会是大丰收。我的压力很大。”

徐倩笑着说“这段时间,仓库里的布匹都被小雨娘俩卖出去了,本来是一个多亿的库存,现在卖出去后,回收三个多亿的资金。哈哈,纺织厂简直就是白捡的,小雨有句话说的很巧妙,“用白菜价买下旧机器”,她娘俩这段时间东奔西跑的,结果就连那个白菜价都省了。”

大家听了心情好了许多,知道小雨会算计,从来就是不吃亏得主。在外人眼里,小雨就是个大傻帽,可是在这背后,她确实是闷声发大财的主。

小雨三人买回机器后,心里才放松下来。在三天后,机器就会送来。

在厂子里,小雨召开了一个基层干部会议“新机器马上就到。仓库里的棉花,留着织牛仔布。棉布要少织一些。从明天开始厂子里的保安人员,要负起这责任来。凡是修理工和与机器有关的工人,以及车间主任,副主任都要留下。和安装的师傅学习机器的安装和护理。以防以后机器出毛病,都会维修。”

接下来,一车一车的机器运到厂子里,随之而来的二十五个安装工,和厂里的技工们一起进行安装和调试。

“晓明,你安排一些人去帮忙,把机器卸下来,安装时打个下手吧。”小雨对晓明说。

“好的,正好我也懂的点,就交给我吧。安装好机器,我们就把地板砖铺好。”晓明说。他们都知道,小雨这段时间正为销售问题心烦着呢。所以,都很自觉地干事情。

“我要回京城一次,看能不能找点机缘。你与徐倩负责。”小雨说完就走了。

婷婷和小雨开车在回京城的路上,婷婷说“妈,京城的楼房越盖越多,还贵的吓人。你忘了多买几套房子。”

“是啊,当时,我买那套公寓时,才二百多万,现在就值一千多万了,也真是后悔,应当多买几套的。”小雨也感叹地说。

“说实在的。京城有什么好的?空气不好,人又多,车也不能自由地开。吃的菜,也不新鲜,哪有春江市好啊,能吃到带着泥土芳香的青菜。”婷婷说完后看着小雨又说“妈,爷爷,奶奶他们来山庄时,我和他们去乡下赶集,他们看到各种青菜,带着露珠和泥土,都很喜欢。他们说这样的生活才接地气。”

“是,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婷婷,等小武,小文他们毕业,都安排好了。我就把一切都交给你们,就接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山庄住。过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下的生活。”小雨憧憬着自己想过的生活,心里很是幸福。

“行,我们就可以随时回家吃饭了。我也喜欢一大家人热闹的氛围。”婷婷笑着说,看得出她也很向往。

一路上,看到路边的山村,城市,山岭,湖泊,在眼前闪过。小雨心情好了起来。

叔叔家的事,和厂子的今后发展,这段时间缠绕着她,使她心里很郁闷。此时也都释怀了。就像眼前的路,只有向前走,你才看到不同的风光。如果不敢向前,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地方,那时就像一个囚笼会把你给困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