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六十八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

作者: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知小雨什么时候到的,她看了一会说“这样是不错,还不够表现年轻的狂野与豪迈。你们再搭配上太阳帽,与太阳镜再试试看?还可以手持篮球,球拍等做出组合造型。”

婷婷和小雨分别选好适合自己的号码衣服换上后,小雨穿着蓝色的牛仔裤,天蓝色的汗衫,汗衫的下摆扎进了裤子里,更显修长苗条匀称的身段,她头戴白色的太阳帽,茶色的太阳镜。婷婷身穿白色的牛仔短裙,火红的汗衫的下摆塞进短裙了,与小雨手拉手的走出来。迈着潇洒的步伐,悠闲自得说笑着,看上去优雅自然,休闲又潇洒。

李淼笑着说“刘总的建议非常好,既不显得刻意为之,又把人体的美展现出来,也把我们的服装展现出休闲的宗旨,也更贴近生活。”

接下来,就按着小雨的想法,拍了几组镜头,每个镜头都展现出的年轻人活泼,朝气蓬勃。

做完后发到网上后,点赞的信息在网上不断的出现。有咨询去哪里购买的,更多的是发来货款急等发货的。不到一个小时,就订出去了十五万件汗衫。

明珠岛,寒国,张云鹏,李文,张燕也都发来了订单。服装厂加班加点的制作也供应不上。以前积压下的针织布不但全都卖出去了,还急等着下机。

司厂长与徐倩来到小雨的办公室。司厂长为难地说“他们要的太多了,我们没有货可发了。以前这就是老年人穿,现在却成了年轻人的最爱。”

徐倩看着小雨的眼神满满的都是小星星,心想,这丫头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去年织的针织布,积压到现在,都在发愁如何处理,甚至司厂长还想让针织车间停产。结果她竟然化腐朽为神奇,不但都卖出去了,还挣来双倍的利润。

司厂长每次看到库存报表上的针织布的积压数量,就犯愁。月产品中积压最多的,有三亿多万元的货。现如今,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印染各种颜色后,销路就已经打开,就是效果欠佳,就在网站上这么一宣传,就成了香饽饽。讪笑着问“我们是不是定的价格有点低了?”

小雨笑着说“不算低。夏季服装,又是休闲服。价格太高就失去了意义。一百元买两件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其实这种汗衫也就穿一季,时间一久,因为弹性太就会懈怠的。”

徐倩笑着说“没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也就是穿个新鲜。再就是,穿着舒服还不贵。所以才受到大家的喜爱。嘿嘿,我也买了两间,下班后穿着出去散步,好看还舒服,感到很时尚。”

司厂长说“现在针织厂正加班加点的在织。看来只能先给打过钱来的发货了。”

小雨说“只能这样了。明年就有经验了。就像牛仔布,现在也别怕积压,库存多了着急上火,现在有订单没有货可出售,也同样着急。司厂长,你管生产,所以才让负责订单调度。因为只有你才能合理的协调生产与销售的问题。”

“是,我会做好协调工作的。夏天科长他们几处的店铺也急许送货,这个月他们已经销售了八千多万元的货了。李文那里是除了明珠岛与寒国要货最多。几乎每两天就要发一次货。”

徐倩看着小雨,心想,她这次误打误撞的,不但做了一次救世主,还开发了市场。照这样下去,她送给李梅家的钱用不了多久就能挣回来。真是个聪明的小狐狸。讨好地说“你在那里十多天,不但帮助了李文一家还为我们找到了商机,夏天的几个市场加起来,还不如李文那里卖的多。”

小雨嘴角上翘,笑了笑说“我租的那个门头比较大,每年的租金就一百三十五万元。据我所知,夏天他们组的门头都不到三百平米。”其实小雨知道真正的原因,是那个市场在两国交界处,比起国内市场有优势。

在傍晚临下班时,吴主任来到小雨办公室,说“理发工作室已经办起来了。有婷婷的四个同学。李骞,吴晓,陈剑云,陈凯四人出资合办的。我们只出房子,回报就是给职工每年六次理发。”

“好的,这样我们也省心,就让年轻人去经营吧。水电费是要他们自负得。”

“是,他们做的计划书我看过了,很合理。他们出钱装修房子,安装了四个太阳能,买回需要的工具与用品,招来了六个理发师。理发师的工资按他们理发的数量算钱。公平合理。”吴主任说着,心里是羡慕他们的,年轻真好,敢想敢干。不像自己已经没有那心气了。

而小雨却在想,如果他们四人能把理发工作室做好,今后就得再给他们加加担子。至少在这一批大学生中,他们四人相对来说有创业心。

第二天,大卫开着一辆车,小雨和范桦一辆车一起去了省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