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九十八章 一撮跳梁小丑而已

作者: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欣赏着秦淮河的风光,知道它那久远的历史,这里在明清时代是风月场所。这些老房子和街道每一处,都留下了人间沧桑和许多人的辛酸泪。

小雨想起以前,看过的那些小说和电影,就是写生活在这里的人和事。天地万物,满目凄凉,留给后人一部悠久历史,与千姿百态的各种情怀。

他们又去看了国府,在这里,他们仿佛看到青天白日旗,升起来,又降下;再升起来,最后还是被拔下来丢掉。

他们站在国府办公室门外,导游滔滔不绝地给他们讲解着,小雨知道,那位老人在这里经历了无限荣光和无限辛酸苦楚。放弃了又回来,回来了,不得已又放弃。唉!这位老人家一生够辛苦的。不知站在他身后的那个女强人,又是怎么样的心情。

来到雨花台,导游又是一通的回顾历史,这里是无数先烈抛洒热血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下了一段光辉历史。孩子们都认真地聆听着。也许他们也在畅想。在那战火连天的年代,那群悍不畏死,为解放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吧?

来到明城墙时,小雨对儿子说“你们有时间,看看写刘伯温的书,那本书,写的是他和朱元璋打天下的经历,想当年,他们打下天下后,明朝经商天才沈万三,害怕朱元璋的陷害,主动出钱盖这里的城墙,朱元璋的帝国是利用了刘伯温的智慧,沈万三的财富才能成功的。

当城墙建好时,朱元璋就站在这里问刘伯温,“你看,这么牢固的城墙,不会再有人打进来了吧?”

当时刘伯温不敢说实话,狡黠地一笑,而后说“是,就是燕子能飞进来。”小雨说完看着他们。

“嗯,后来就是燕王朱棣打进来了,才得到了皇位。”婷婷笑着说。

“是啊,刘伯温是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沈万三是历史上最会赚钱的人。我很敬佩他们。”小雨看着两个儿子,笑着说。

“妈妈,诸葛亮和刘伯温哪个最聪明啊?”小华眨巴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小雨问。

“哈哈,我觉得刘伯温更聪明一些,诸葛亮最后只做到了三国鼎立的结局,而刘伯温,在那乱纷纷的年代,统一了全国。他还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这个你们俩就找书自己去读吧。”小雨笑着说。

他们来到明陵墓,这里保存完好,安静肃穆。

小雨对跟在身边的孩子们说“这里之所以保存完好,就是因为清朝皇上康熙,他得到中原后,知道自己满族的人,想统治整个华夏很难。他们建立大清朝后,就有很多反清复明的群体,他为了收买人心,不但没有破坏这个墓地,还进行了修缮。他的这一举动,让很多明智的人安静了下来。”

“嗯,这就是政治,他是一个好皇上。只有包容才能成事。”文文很赞徐地说。

当他们来到中山陵。这里宽敞明亮,松,柏长势茂密,小雨曾经来过,孙先生的棺木就在那座蓝瓦的房子里。

导游滔滔不绝地介绍道: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

小中用敬慕的眼光看着小雨,说道“妈妈,你怎么知道这么这么多啊?”

“妈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喜欢看书啊,书里会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刘伯温前知五百年,也许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后知五百年,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了。他很会学习,不但学习前人的传承下来知识,还会加以思考,从中领悟出更深奥的道理,这就是智慧,也可以说是举一反三。”

“妈妈,刘伯温和我们读书有什么不同啊?”小华疑惑地问。

嗯,这个问题有些绕。比如说:沈万三那个时代,提起他的大名就想到他很有钱。人们就对他的财富羡慕嫉妒恨,可是,刘伯温就不这样,他知道沈万三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怕辛苦,去打拼,得来财富是必然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