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场大富贵

作者: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红说“李省长来云海省已经七八年了,他很有魄力,夏侯秘书给你们的地图,你们可能没仔细看。从她上任后,就从长江支流引水垒水渠,湖泊,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治理,很多地区大部分土地都能得到浇灌。现在工农商业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非常重视的民生大事。”

两辆车停在济阳县政府的门前,一行人下了车。

小雨笑着说“看来这里的人也有很多出去打工的,我看到一些土地里的庄稼因为不常搭理有的庄稼都蔫儿吧唧的。”

夏侯秘书笑着说“现在很多人不想种地,辛苦一年,还不如在城里打工收获多。在我们老家,有一对老夫妻,孩子在城里上班,他们种地也干不动了,就去城里租了一间房子捡垃圾,每年回老家过年,还能挣两万多元,可是在家里种一年地也挣不到几千元。”

小雨笑着说“我们那里有些偏远区也有这样的情况,家乡如果有发展前景谁愿意背井离乡?把蔬菜大棚建起来后,这里会有很多批发蔬菜的商人。以后这里的人富裕起来后,在外打工的自然就会回来发展了。”

一行人走进县政府,就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在等着了。他们看到朱副省长和夏侯秘书,都急忙站了起来。夏侯秘书向他们做了相互介绍,打过招呼后,一起来到县政府的一间会议室,各自坐下后,有人在每人面前放了一杯茶水。

小雨知道这是夏侯秘书提前通知他们过来的。

来的人中有海威市主管农业的杨副市长,有济阳县的王县长,还有高庄镇的于镇长;云江市的张副市长,和上犹县的马县长,吉阳镇的顾镇长,以及选出多大棚附近的几村子的村长。

朱副省长环视着大家笑着说“嗯,两个市的领导都到了。海威市的杨副市长先说说你这里的动员情况吧?”

杨副市长笑着说:自从你们过来后,我们已经在济阳县,高庄镇作了动员。一开始还真得不好做工作。各种担心提出了一大堆:资金问题,销售问题,水源问题等等。我们把开发商提出的无息借款与聘请专业人士过来指导的事情,以及销售也会有蔬菜加工厂给予帮忙都讲清楚,可是还是很难把大家说动心。

最后,我们就租了几辆大巴车,带着村民去江春市春阳县,参观了那里的大棚与养殖。大家问那里的菜农与养殖户,回来后才有人开始报名,现在统计上来了九百多家做蔬菜大棚的,这里面也不光是高庄镇的,还有相邻的两个镇,养蘑菇的六家,养鸡的有四家,养猪的三家。养鸭子的只有一家。

夏侯秘书低声问小雨“刘总,这些是不是有点少了。我看到你们那里最少也得有几千家蔬菜大棚吧?”

小雨心想,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今后收不上足够的蔬菜,以后也很难引来收蔬菜去各地做批发的,就更别说送往明珠岛了。但是还不能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笑着说“开始这些也可以。”

而后环视了在座的人一圈后,笑着对大家说“我们现在过来就是提前盖蔬菜加工厂的,也会把农贸市场帮着一起建起来,但是农贸市场就得有你们县里出钱了。”

大家都齐声说“那是一定的。”

小雨接着说:把蔬菜加工厂盖起来,就是为了你们更好的把农民动员起来,也算给他们一个定心丸。我个人会在海威市济阳县与云江市上犹县,两处大棚比较集中的县,每个县无偿捐出二百万元,用作铺设水管的主管道,这样水源就能直接通到蔬菜大棚内。

其次,你们还可以告诉村民,无息借款是有限的,只有三千万元,用完为止。如果有人最后才想明白,就不可能享受到这份优惠了。再就是,我们每个加工厂都会招收一部分工人,会从那些有大局观,勤劳善良的人家招收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我已经与明珠岛建立了蔬菜销售渠道,今后还会扩展更多的销售点。我不能保证永远无忧,但是,我们既然拿出四十个亿盖两个蔬菜加工厂,就说明和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有钱大家一起赚,假如有损失,你们谁也不会有我们的损失大,对吗?

小雨的一席话,震惊全场,最震惊的是拿出四十亿来做这件事。个人还捐出四百万,这就能减少了县政府的压力,简直就是好处大大滴。

大卫也笑着说“我也会给每个县买一百万元的化肥,这茬蔬菜的种子也会无偿奉送。其次,我们这次过来,除了盖蔬菜加工厂外,还会把各种养殖场一起盖起来。盖起来后,我们就开始在其中的一个养猪场,养鸡场,与养鸭场里进行养殖,会让那些养殖户过来学习。学成后就可以得到无息借款,开办自己的养殖场了。”

小雨和大卫的话,使在坐的所有人不但看到了他们的诚意,也看到更多人的未来。两处的领导,每个人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有这么多的好处,就是不为自己的政绩,单为自己管辖的一方百姓着想,也得为他们争取取最大利益才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