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会儿,夏言先把剑谱前半部分论述跳过去了,直接看后面的剑招图示。
这种剑招的图示,是有规范的。
画风很简练,寥寥数笔,就把人和剑给勾勒出来了,都是黑色线条。
身体发力的部位,会用红色的小点标注。
长剑的走势,则用蓝色箭头画出来。
夏言翻了翻,这上面有八十一招。
这些剑招的半数是“刺”,各种姿势下的长剑前刺。
另一半是“收”,也就是在前刺之后,怎么收剑,继而过渡到下一种前刺。
夏言稍稍想了想,想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剑招。
内劲螺旋之后,不仅强度变大,还能凝而不散,外放一段距离。
这是也是《钻剑》的绝技,叫做“凌空钻”。
不过“凌空钻”也有缺陷,就是正面强,侧面不行。
这个特性,正好跟手中长剑的前刺,配合上。
长剑有形而内劲无形,两者相加令人防不胜防。
可这么一来,每一招都是有去无回的杀招。
并非每一场战斗都是一招定生死,万一没“钻”到怎么办呢?
所以要用各种“收”来做回旋余地。
很快,八十一招剑招看完了。
夏言心中暗定,这些剑招,跟自己当时为《螺旋剑劲》设计的一部分剑招差不多。
这样上手就快了。
合上剑谱,夏言盘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