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良剑谱

作者:渡木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要拧这两股内劲,就需要第三股内劲,以最短的经脉路线后发而先至,在掌心周边形成“脉轮”,把两股内劲拧起来,然后三股内劲一起出手。

所以实际上,需要在一瞬间,丹田连发三股内劲,最后打出一股的效果。

夏言之前看《钻剑》这部分论述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三股内劲的经脉路线,“钻剑”里走得都是主脉。

这样虽然能够打出效果,可是不够快,因为经脉路径普遍太长。

这也难怪,钻剑的剑招,都是“刺”和“收”。

实际上那些“收”的剑招,一方面是剑招本身的过渡,另一方面是给三股内劲留出足够的蓄势时间。

而这在夏言看来,属于因噎废食。

因为显然,三股内劲有更短的经脉路径可以走。

而且主脉只有八条,都在丹田汇聚,有三条不相交的内劲占据,那就只剩下五条。

这样以后到了更高境界,内劲变化的余地就少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夏言觉得不奇怪。

毕竟整个万剑学宫的教材,对经脉的论述主要都集中在主脉。

而那些真正在人体内四通八达的支脉,涉及得很少。

夏言自己的《螺旋剑劲》,一开始走得是支脉。

在他看来,区区三股二重巅峰程度的内劲,还不配动用主脉。

纯属浪费主脉容量,而且路径还过长。

所以整体看起来,这本《钻剑》,属于大方向没错。

可因为作者对经脉的了解程度不足,内劲只走主脉,导致最后剑招的练法和打法出现了冲突。

之前这个结论,夏言还不敢轻易得出,因为他不确信自己的想法对不对。

现在支脉他已经贯通了四分之一,验证了支脉的存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