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能乾纲独断的原因,就在于拥有一套听命于自己的行政班底,”占了便宜的李云棠不敢卖乖,而是出口将话题扳回正轨。
小皇帝心中倒是一点没生气,反而有些窃喜,结果李云棠又光速变脸,气地她在胸中憋出一句“过分”,而后乖乖地继续聆听。
“有了这套行政班底,先帝便可以绕过朝议、绕过百官,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说到这里,李云棠心中募地升起一股对乾盛皇帝的敬佩之情,因为他做到了连雍正都未能做到的事情——
官绅一体纳粮!
在李云棠前世的历史上,官绅一体纳粮纳粮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只在雍正年间田文静担任河南巡抚时期短时间、小范围的实行过,而后就取消了。
其次,即使在河南施行的官绅一体纳粮,也不是什么善政,多收出来的银子不但加深了劳苦大众的负担,也没变成朝廷的财政收入,而是被各级官员胥吏给再吸收了回去。
可以说是,取之于官,用之于官了。
就这,还能吹得天上地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大清”续命多少多少年云云。
作为对照,这位乾盛皇帝,而是实实在在地从官吏缙绅收到了银子,年增岁入百万两以上;光这一点,就不知道比胤禛高到哪里去了。
但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又是清查人家田亩,又是搞官绅一体纳粮,也难怪乎这帮子文臣武勋都恨老皇帝入古,一盆盆的脏水就往上泼。
李云棠脑中对比二人的时候,小皇帝也没闲着,细细捋了一遍,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你的意思是,朕应当学习前明的皇帝,利用宦官对抗文臣,不经过他们之手,也可达到目的?”
我就是这个意思啊,现成的人就站在你面前,陛下!
李云棠心中怒吼了一番,嘴上却说的风马牛不相及:
“现在才想着培养内臣制衡外朝,当真是有点晚......
先皇其实考虑到了这点,给皇爷留了一套班底,就是那几位顾命大臣;
而那两枚印玺,恰恰不是来制约皇爷,而是来防止顾命大臣专擅的......”
到了这里,小皇帝还未彻底领会李云棠的意思,却突然明白了她父皇的良苦用心。
人心难测,倘若完全放权给臣子,她自己又年岁尚浅;这种情况下,保不齐便催生出一个权臣来。
所以老皇帝留下施政班底辅佐新皇的同时,又用将两枚印玺分赐自己和懿安太后,就是想让太后帮皇帝来制衡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