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大红大紫周清娴(求订阅)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周济民给自己批了一件宽大的旧披风,让自己看起来很是肥胖臃肿。

只要有人,就会把手放在背包面前,挡住外面的视线。

虽说塑料背包看不真切,但他还是会尽量保护好小家伙的。

冬夜的鸽子市,依然十分热闹。

三年的饥荒,依然还没过去。

早前,周济民就听说了,中原地区也出现了不少吃人的现象。

挺惨的,听说。

也不知道真假。

但其实稍微看过这时代的庄稼,也就可以理解了。

1949年,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仅为2263.6亿斤,1962年稳定在3000亿斤以上。

在平均亩产还不到一百公斤的年代,想吃饱,确实很难。

之前,周济民从袁老那边得到了不少让他沉默的数据。

这个时代种植的水稻基本上是高杆,植株在1.3米左右。

这种高杆稻,产量很低,不抗病虫害,而且很容易产生扶倒,在水稻要成熟的时候,如果下上几天雨,再刮一阵大风,基本上就没什么收成。

高杆道的亩产量在200到300斤左右,碾压成大米也就在100多斤,每人一亩田算,人均每天的大米量只有0.5斤左右。

因此,造成饥荒的原因有很多,但粮食产量低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农药钾肥等还没大规模应用的时代,也无法支撑起这么昂贵科技产品的年代,唯一的出路就是研发出高产的粮种。

大半年过去了,周济民还没收到袁老的消息。

不过,想来,袁老肯定有了不少收获。

尽管如此,想要拿出成果,并且进行试验田实验,怕是还要经历不少的风雨和时间啊。

也不知道,袁老能不能改变历史进程,推动杂交水稻的提前面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