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文官纷纷附和。
朱瑱原本放下的心,再度悬了起来。
景平皇帝摆了摆手,看向萧子澄:
“刚才那首诗,真是你作的?”
“算是有感而发吧,家父时常和臣讲述战场之残酷,臣当时年少,只觉不胜其烦。
家父还说,萧家能有今天,全都是承蒙圣恩,就算哪一日他马革裹尸,也定不负陛下。”
景平皇帝听完,不由看向虽仍旧雄壮,却隐现老态的萧方智,心中无比感慨。
看看,这才是朕的忠臣良将!!
难怪萧子澄这个小猢狲,能够写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来。
这便是上行下效,萧家不枉费朕的一片心意啊。
萧方智低着头,强行按捺心中激动。
长脸啊!!这臭小子真给萧家长脸啊!!
瞧景平皇帝的反应,萧家只要不作死,好日子定是在后头了!
帐内众人不由朝萧方智投去嫉妒的目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萧子澄这么一番话,萧家今后怕是要更得重用了。
景平皇帝此时越看萧子澄越发满意,笑着说道:
“不过张卿所说也不无道理,京都中关于你的流言蜚语,今日也当画上句号。
你便再赋诗一首,若所作之诗不输方才,朕今后便替你撑腰!”
景平皇帝这一番话,顿时激起千层浪,朝臣们皆是不由看向自家儿女,皆是有些唏嘘。
他们心中可是清楚的很,景平皇帝这撑腰二字有多重的分量。
“你若作不出来,可难逃欺君之罪!”杨易行冷声道。
“我看杨大人实在是上年纪了,没听说过大周才气一石,我萧子澄独占八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