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起南阳 第23章 打包带走

作者:观书二十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下乃是林虑县的赵光,此行乃是去往涅阳请医师为母亲治病,医师怜吾孝心,许诺两日后登门,不想我归来途中,有幸遇到太虚吃食临世,念及家中卧病老母,还望这位兄台成全。”

本来排队的人群顿时传来一阵躁动。

“是那位效仿郭巨埋儿奉母的赵光吗,这可也是一位孝子啊。”

“我也听说过他,他母亲卧病多年,花光了所有祖上积蓄,最后不得不卖掉两个年幼的女儿,继续替母亲看病。后来被县令得知,举为孝者,又有富户怜其孝心为他赎回两个女儿。”

汉代以孝治国,孝道观念是一种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的影响波及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凡是与孝字沾边的,都是了不得大事件。

里典朱昮自然也不敢怠慢,扬言要白送两个竹篮解忧馍给孝者。

赵光却是只接过一个竹篮,拜谢道:“吾之孝,人性使然,岂可有巧取之意。”

说罢,按照说好的价格,数出三十枚钱交给朱昮后,转身离开。

本来这只是一场简单的买卖关系,因为孝子赵光的举动,一下子就升华了。

好嘛,这下路人开始有样学样了,大家都在买解忧馍的时候,说是要送给家中长辈尝尝。

这样的说法,朱昮也不好意思收回竹篮。他本来就没打算出售解忧馍,只想快点打发走里门前聚集的人群,所以也没太把竹篮当回事。

虽然竹篮值不了几个钱,但是里中各家除了家中常用外,也没有多余的,而且这个时节,时令也要求不可以伐竹木。

竹篮本就不够用,想要表孝心的人又太多,基本上各家装解忧馍的竹篮只要一提出来,马上就被抢走。

因此没过多久,朱昮竟然发现没有竹篮可用了,不得不宣布停止买解忧馍送竹篮的活动。

这下剩余的人群不愿意了,顿时吵吵嚷嚷起来。

“凭什么啊,他们都有竹篮,我们却没有?”

“就是啊,没有竹篮,我们买这么多解忧馍回去孝敬长辈,这可怎么装啊?”

朱昮也是被吵的头大,一时不知怎么处理才好。

好在有个小子机灵,指着人群中一人大声喊道:“你们自己不是有包裹吗?干嘛非要抢我们的竹篮?你们再这样,我们就不卖解忧馍了。”

吵闹的人群顿时寂静下来,朱昮适时站出来打圆场,道:“小儿戏言,诸位不必在意,我朱昮在此立言,只要诸位还有意买,复望里的解忧馍就会一直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