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起南阳 第71章 落魄士族

作者:观书二十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接着他用有些落寞的语气说道:“也就是咱们五姓家族现在落魄了,当年我等五姓何其辉煌,封侯拜相,别说一郡太守,就是皇帝也对咱们家主礼敬有加。”

李田典这时也叹气一声,开口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咱们若想恢复祖先荣耀,就目前来看,还得靠吴咏才行。”

“当年卓家去爵,朱、吴、任三家式微,仅余李家亦不复往日荣华。咱们五姓世代交好,家主们这才商量建立复望里。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不仅没有阻止家族衰落,咱们复望里也经常因为粮食不足,而人口逐渐减少,再这样下去,复望里也可能不复存在了,咱们也只能各奔东西,好在苍天有眼,出了吴咏这个异数。”

“哎!”卓文宣也跟着叹了口气,“虽然说咱们五姓同气连枝,但现在各家的情况都不乐观,家主们也都是以各家的利益为重,有时咱们五姓之间甚至出现冲突!

放在以前出现吴咏这个异数,咱们五姓还可以一致对外,现在人心散了,不知是福是祸啊!”

朱里典和李田典两人人对视一眼,一时竟不知道说些什么,卓文宣说的也是事实,别说五姓家主那边,就是复望里中不同姓之间也是常有矛盾发生。

当下众人也不说话,都在回忆感叹五姓家族的兴衰过程。

像李氏家族,先祖李通以平民之身倡导起事,帮助光武帝成就帝业,后来娶了光武帝的小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为妻,备受恩宠,李氏家族一时荣耀至极,然而时过境迁,百十年过去,现如今李氏除了一个固始候的爵位,昔日风光都已不在,甚至传言现任家主李黄经常克扣家仆的口粮,补贴家族日常开支。

如吴家家族,先祖吴汉,出身寒微,起家亭长,后率众归顺萧王刘秀,又忠心支持光武帝刘秀称帝,为东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曾经一门五侯爵,荣耀一时。然而现在吴氏家族除了一个平春候的爵位,族人的生活大多与庶民无异,就连家主吴盱平日里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还有朱家家族,先祖朱佑自幼与光武帝刘秀相识,两人关系极好,自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多次受到光武帝的赏赐,恩宠有加。然时移世易,到了第三代子孙因参与皇家的巫蛊事件所牵连,被免为庶人,还是后来邓太后念及先祖恩情,续封后人为鬲侯,至此朱家才算是没有继续没落下去,但也让朱氏元气大伤,一度成为五姓之中垫底的存在。

再则是任家家族,先祖任光原为宛城小吏,在光武帝之兄刘演攻破宛城后,投降汉军,后多次献计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的建立做出卓越贡献,列土封疆,何等荣耀。然三代之后,家族衰落,现如今任氏家族只有北乡侯这个爵位,俸禄食邑还不够侯府的日常开销,更不要提接济族人了。

最后是卓家家族,先祖卓茂因才学而受到光武帝重用,就任东汉第一任太傅,对东汉初的社会稳定有突出贡献。后因才学而被封侯,及至去世,光武帝身着丧服送葬,何等荣光。然卓氏族人大多淡薄名利,三代之后,去爵罢官,现如今卓氏家族已与庶民百姓无异,有雄心壮志的族人,第一目标就是复爵。

吴咏有些懵,怎么说着说着,卓文宣三人就一脸的颓废。

他哪里知道,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士族的崛起,冲击到了皇权,受到了来自皇权的打压,这才是造成五姓家族衰落的原因。

因为士族与皇权相互对立,士族不仅在中央抱团以对抗皇帝的权威,还在地方与朝廷争夺权力。

主要表现有在经济上,士族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土地,导致百姓无田可耕,收不到更多的赋税;

在政治上,士族通过察举、征辟等手段进入了政治领域,垄断了朝廷官员,成为累世公卿,把控朝廷。

在文化上,地方教育也被这些士族垄断,形成了累世经学,导致庶民百姓无上升渠道。

就像汝南袁氏为什么可以做到四世三公的程度?

正是因为他们是士族,通过察举制度举荐了大量的官员,这些官员和袁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得罪袁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