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献策

作者:山南路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曹肃又笑道:“我听闻,你以前读过《卜羊传》?”

《卜羊传》是上古高人所著的典籍,起初是口说流传的故事,大约三四千年时的古朝,传至卜羊公后人卜羊乾,与其子一同整理修订,才形成完整的《卜羊传》典籍。

所传古时乃三世之说,分别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

一一映照今日,仍有诸多借鉴和启发。

吴明是读书人了,读过许多的经书,曹肃单独点到了这一本,这让他微微吃惊,点头中,暗自揣摩曹肃之意。

吴明缓声道:“大人的意思是.......要像《卜羊传》中说的那样,‘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吗?”

曹肃淡淡的“嗯”了一声,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吴明仿佛一下子就被曹肃点开了话匣子,略显兴奋道:“大人真是天才啊!”

“万平军不过乌合之众,纵使神宫将军道法巍然,也终究逃不掉一个‘贼’字,若能择精锐破贼首,则敌军不战自溃。”

曹肃:???

曹肃顿了顿后,开口问道:“你在万平军中多日,可曾了解鹿山万平军的军防布置?”

鹿山万平军总兵力恐怕要将近四十万人。

这么庞大的军队数量,显然不会只驻扎在一个地方,其中还分为“前中后”三军,后军驻扎要道,前军攻打鹿山,中军则会分离一些偏师,攻取鹿山地界的重要据点。

吴明点点头,道:“略懂一些。”

“整个鹿山的万平军,共由神宫将军一人和其麾下的十大渠帅率领。”

“十大渠帅,当初也有胡荣一个名额,后来胡荣被派遣到禹州作战后,十大渠帅里另有他人补位进来。”

“这十大渠帅,是掌握万平军军权的重要人物,万平军的九成兵力,都在他们手上。”

“而且这十大渠帅,都是死忠神宫将军的力境高手。”

“十大渠帅之外,另有不少新晋大渠帅,比如像刘闯,带兵投奔后,也被评了个渠帅的名头。”

“但刘闯这类渠帅,兵力就要少一些。”

“前军之中,有两大渠帅,正在攻打鹿山的主体,据说鹿山之上的守军,据山而守,死死的将敌军挡在鹿山之外,鹿山书院里的不少读书人也帮了一些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