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接上萍儿姐就回阜城,然后送到柳巷村。
过平凡的生活吧,这巾帼不让须眉的事情太过于艰难。
老太后似乎不是很想谈自己儿子婚事的样子,“既然本尊都来了,不如给本宫题一副字,就写这两句诗。”
接着,笔墨纸砚就被推了上来,这是赶鸭子上架。
刘薏仁一笔下去,就沾满了墨水,写完之后,“怎么如此工整,像是被外物所束缚一般。”
老太后拿起纸张说着,但似乎不是很满意的样子。
“不如,你给本宫也写一首诗,如何?”说着,纸就已经铺好在刘薏仁面前。
刘薏仁脸上干巴巴的笑着,手里拿着的笔愣是半天都下不去笔,只能假装思索。
话说这老太后是当年老拓跋的得力干将,两人征服大漠,建立了乌托,生养了这片土地,人民得到了不断时间的安宁。
“听说老太后年轻的时候十分骁勇,甚至胜过您的丈夫。”刘薏仁说着,心里有了答案。
老太后的皱纹里藏着笑意,“当年,是他来我擂台打败我的第一个人,我当时年轻气盛,不愿意嫁给比自己弱的人。”
想来,这还是一个比武招亲的例子。
刘薏仁挥洒笔墨,洋洋洒洒写下两行诗句。
上好的纸张被人轻轻拿起,呈在老太后面前。
缓缓开口念到,“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这无字碑是什么?”
刘薏仁哑然,这里就没有那段历史,何来知道一代女皇的故事,只是觉得这拓跋余的母亲要是当年手段再狠辣一些,怕乌托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就是一块书写历史的碑文罢了。”刘薏仁胡乱编扯道。
“既然是书写历史的碑文,为何叫无字碑?”于无心在一旁问道。
这?
这叫人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