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本官知道了,借一步说话。”付颖言道。
他同时安排人在旁边偷听,看能否从两个女人手里得到有用的线索,谁知道她俩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总是不停地对骂,特别是小娴更是厉害,小敏只能进行常规的抵御,有时候会撒下几滴泪。
付颖知道了是谁拿到了砒霜,知道是卖给她的,就排除了货郎是共犯的可能性。
也证明了货郎并非和小娴是一伙的。
有人造谣说,是货郎想要带走小娴,小娴的母亲不同意,货郎就与小娴商议用砒霜毒死她母亲然后和货郎私奔。
这个说法因为购置砒霜而不攻自破,遭到了瓦解。因为砒霜是卖给她的,如果是送的还有可能。
从另一方面来考虑,货郎都可以当小娴的父亲,再说货郎居无定所到处漂泊没有安全感,小娴凭什么嫁给货郎呢?这些说法都不成立。
砒霜给了小娴,小娴作案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无法证明一定是小娴干的,证据还不充分。很明显是砒霜致人死亡,谁投的毒是一个疑点,婆婆死在媳妇的房间,也是一个疑点,为什么不死在自己的房间?死在媳妇的房间,媳妇就难以洗刷嫌疑。
付颖安排好货郎之后,又去村里调查民情,大多数都说童小敏十分勤劳又孝顺,虽然经常受到婆婆的打骂,不过从不还嘴。
就是小姑子有点欺人太甚,本来就强势,在家里好吃懒做,要穿好的吃好的,不干活,把小敏当成奴隶对待。
村里一致认为小敏好,小娴坏。
知道这个事实后,付颖心里有数,就让人到当地著名的庙里安排。
付颖想起来卜太师说过的话,人心之恶,始于最初人类祖先,良心之律,有的明显,有的沉睡。需要以神灵之名来唤醒,使其产生敬畏之心,方可知晓其内心本真。
他晓得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做了坏事,一般都会受到良心的煎熬,总有一天会被发现,不如将其置身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就能及早发现,人在特殊的环境下会做出一些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仿佛自己没脑子,事实当时是没脑子缺考虑,等到醒悟的时候才为时已晚。
到醒悟的时候发现,说过的话已经收不回来。
想到这个,付颖就在庙里做了手脚。
然后将小敏和小娴都转到庙里关押。
就在神像后面,旁边排列着龇牙咧嘴的像,猛地看上去让人害怕,那些神像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逼真。
二人同时同地关押,脚上有脚镣,一头固定在廊柱上,二人可以对话,但是不能打架,因为距离不够,如果小娴要去杀害或者反被杀,都对案子没好处,付颖安排妥当,让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安排专人躲在神像后面偷听二人对话。
小娴对从县衙监狱搬到庙里的作法想不通,一直在骂狗官。当然骂累了狗官之后就开始骂小敏。
小敏仍是流泪,被骂急了也回骂一句,小敏已经身心疲惫,毫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