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明人人识字,虽村妇愚夫,亦可读书看报。实乃千古未有之奇景。然人心亦不复旧日淳朴。愚以为得不偿失。
卷八·干部
40、【干部起源】
世间本无‘干部’一词,实乃赵公首创。
隆庆时,赵公以‘干部’之名谓其集团骨干管事人等,遂为定制。
共和后,既已无君,更无大臣,遂以‘国家干部’代之。按《干部法》所言,‘干部,政府之骨干带头者,人民之公仆也。’
41、【行政职级】
旧明文武有九品十八级,又有超品之公侯王爵,遑论帝位。
共和改为行政十五级,大执政为一级,无人超品,更无世袭。
42、【科举改制】
共和后,科举改为‘公务员考试’,科目亦天翻地覆。经书仅为一科曰‘国学’,与数学、科学,行测并列。
彼时消息一出,天下大哗,各地读书人抬孔夫子像于贡院绝食,然已无用。
43、【干部待遇】
旧明从九品官年俸60石,折银30两。正一品官年俸米1044石,折银522两。另有常例、孝敬等,然因官位不同,多寡不均。
共和后,行政十五级基本年薪200两,行政一级基本年薪5000两,另有补贴、工龄钱各名目不等,堪称十倍于旧明,无怪乎民众热衷上学考公。共和政权遂根基牢固。
44、【强者恒强】
科举更名公务员考试,科目亦大变。然据统计,四分之三员额,依然为书香门第囊中之物。
45、【干部难当】
然政府考核甚严,远超江陵之考成法。另有监察部眼线密布,纠察不法。干部考核不过,罢官降职;徇私受贿,动辄发配,实不如旧明官员轻松悠哉。
46、【督师海难】
牛默罔,号平天。历任苏州知府、应天巡抚、两广总督、安南总督,中南督师,堪称封疆第一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