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去单位了,小旭则乘上公交,长途跋涉十几公里,跑到广播学院的家属楼。
“老师好,给您拜年了。”
“好,快进来快进来。”
教授对这个聪明执着的学生非常喜欢,招待一番,问:“作品修改好了?”
“嗯,想了好几天,您看看。”
对方接过一摞画稿,翻了几页,大为惊讶。
她搞出了一个新创意。
延续了之前故事性的想法,但将成年男子换成了小孩。因为她觉得,给丈夫洗衣服,给孩子洗衣服,后者的主动性会更高点。
广告嘛,也随着时代而变化,到后世又有一种提倡家务平等,男人洗衣服的思路。
大体是讲,一个倒霉孩子穿着新衣服去踢球,玩的一身脏,哭唧唧回家。母亲安慰,没关系,我们有xx洗衣粉。
跟着洗衣服分镜,一个盆儿,一双手在搓。后世还会有特效,加上bulingbuling的闪光,现在只能走朴素风。
母亲把洗好的衣服一晾,雪白干净。第二天一早,孩子又美滋滋的去上学。
画外音:xx洗衣粉,干干净净没烦恼!
“……”
教授反复看,成熟完整,镜头运用非常棒,不像一个新人的作品,忍不住问:“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看了很多书,也借鉴了一些灵感,有取巧的地方。”
她不能当着老师的面说请教旁人。
“那也很难得,这可以当成教学案例来讲了。”
教授拍了拍大腿,“正好,我今天要跟厂家碰碰,你要是没事也跟着去。”
“好呀,我也想见见呢。”
于是乎,陈小旭坐到快中午,跟着老师前往一家小饭馆,见到了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