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yishi形态的问题,最后由秦王嘴里吐出“不杀即和平”,难免令人发笑。
秦始皇在群众的认知中,是一个暴君形象,焚书坑儒巴拉巴拉……这点有争议,不做讨论,只是说电影。
电影里的秦王几乎变成圣人了,极其违反认知习惯,所以看着别扭。而由于人物的单薄,又撑不起他们的政治主张……
许非干脆把人物设置成了不同立场,同时具有代表这种立场的观点:
残剑,虽是赵国人,但从小浪迹江湖,周游列国,没有家国概念。
他刺杀秦王,只是想帮飞雪,后来不杀秦王,是自己产生了一种理念,觉得对方可以带来大一统,结束乱世。
把他赵国人这个身份淡化,逻辑上就比较通了。
那飞雪为什么一心刺秦?因为她是赵国大将军的女儿,有家国概念。
无名也抹去了赵国身份,乱世孤儿,不知父母是谁,不知家属哪国,被一秦国人抚养。此人被强征入伍,死了。
无名刺秦,报的是私仇。
而秦王呢,毫不掩饰自己就是要创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且还要扩张,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长空打酱油……
简单讲,如果秦始皇高呼“和平”,画风肯定不对。
但秦始皇高呼“寡人就是要大一统”,画风就对了。
从筹备的时候,许非就吩咐做两个版本,一个国内版,一个海外特供版。国内版喊的是后面那句话。
秦王下令缉拿残剑、飞雪、长空三大高手。
干掉长空,可上前二十步与王对饮;干掉残剑飞雪任何一人,可再上前十步。
“三年无话?为何?”
“皆因飞雪曾与长空有染,使残剑耿耿于怀。”
无名讲第一个故事。
大红,大红,满银幕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