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也是颇为担忧,想了想又道:“烺儿,要不还是让伯娘来主持变法如何?万一出了差错…”
“伯娘的好意,孩儿心领了,孩儿可不是那种没有担当,出了事儿就找人顶锅的皇帝,何况此次改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没有任何转还的余地!”
朱慈烺摆摆手,也明白她这是为了自己好,毕竟历朝历代变法,皇帝都是躲在幕后,让大臣来主持的。
成功了就是名臣,失败了引起公愤了,就直接将大臣拖出来杀掉平息民愤,甚至最后就算是成功了,说不得也要将主持的大臣杀掉,来平息一下大家的怨恨。
历史上亲自主持变法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王莽,下场不可谓不凄惨,但朱慈烺不认为他会成为第二个王莽。
因为王莽搞的那一套,别说在汉朝那种世家大族掌控一切的时代,就是放到现在的明朝,都有些激进了。
“那烺儿打算如何着手?”
张嫣一脸紧张的望着他。
显然在她看来,如此激进的变法,简直难如登天,千头万绪,一般人根本不知该如何下手。
“孩儿已经考虑过了,先在南直隶一地实施新政,先从三个方面下手,其一,一边完善盐政,一边将皇家店铺开到各州县,这样到时就不怕商人罢市,可以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不至于引起百姓的恐慌大乱。
其二,完善地方武备,朕打算在南直隶,每个县设一百户官,驻兵一至两百,由军中老卒担任百户官,每个直隶州和府,设一千户官,驻兵五百至一千兵马,每个省设一卫指挥使,驻兵三到五千,有了武力的保障,才能确保到时各项新政的顺利实施。
其三,派人四处广而告之,要让各地的所有百姓都明白,朝廷实施的新政是对他们有利的,这样到时便能防止那些士绅扇动百姓一起抵抗新政。
待这三个方面都布置妥当后,到时再实施新政,必定会事半功倍!”
张嫣听的也是连连点头,她没想到如此复杂难办的事儿,烺儿如此轻松就想到了应对之策,这样一来,确实就解决了最大的麻烦,起码不会再引起什么大的动乱。
“这驻军好办,如今江南还有八万大军,都是刚招募的新兵,分派一部分下去就行了,管理盐业的人手和皇店的掌柜们,孩儿这次也带来了,最多一个月就能布置妥当,唯独舆论这一块不太好办。
首先得能说会道,将新政的好处向百姓解释清楚,再者要坚定的站在朝廷这边,最后在百姓中最好还有一些声望,要让百姓相信他们所说的话。”
朱慈烺说到最后,也是揉了揉额头。
这种宣传工作,靠各地的衙门官吏肯定不行,传统文人恐怕也靠不住,让普通士兵去说,多半又说不清楚,办报纸什么的就更扯澹,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你那报纸给谁看?
张嫣闻言却是眼睛一亮,试着说道:“烺儿,这个伯娘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肯定可以完成烺儿交代的任务。”
“哦?是谁?伯娘,这可不是一两个大儒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数百数千个能说会道的人去各个村寨广而告之,还不能和那些士绅文人有瓜葛,不然向百姓解释时肯定得变味。”
朱慈烺有些惊诧的看着她,自己都还在头痛的事儿,她竟然说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