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烺儿,事情都处理完了吗?”
“来,这些都是南方各省呈上来的奏疏,竟然你有空了,伯娘自然不能再代劳了…”
张嫣说着就起身,将位置让了出来。
“这个,伯娘,要不还是你继续代劳了吧,孩儿好像还有些事…”
朱慈烺说着就要转身,却被张嫣一把拉住,“烺儿,待天下安定后,奏疏你总要自己亲自处理的,难不成还想让伯娘和你母后代劳?”
“好吧!”
朱慈烺无奈只得坐下,拿起一本翻看了起来。
看着长篇大论绕口的文言文,耐着性子看完,发现竟然是广东一个小知县上奏的,全篇都在吹捧他,顿时气的将奏疏扔在了桉头上。
“这写的都是什么?纯属废话,正事没有一件,纯粹就是没事找事为了刷存在感,这种奏疏怎么也能送到这里来?”
“南京没有通政司和内阁,奏疏都是直接送到司礼监的。”张嫣解释道。
朱慈烺又拿起她批阅过的一份,看了一下,发现同样是云南一名知县在刷存感。
而张嫣竟然还正儿八经的用朱笔批复了一句,已阅,爱卿有心了。
“伯娘,难道这些废话奏疏,你平时都要看完,并且给他们一一回复?”
朱慈烺又联系看了几本,见回复都差不多,也明白这几日张嫣起早贪黑的待在御书房,在干什么了。
“虽然这些奏疏的内容,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奉承之语,但却体现了官员对皇帝的忠心,若是不回复,官员便会认为皇帝不重视自己,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时间一久,官员们难免不会起懈怠之心,何况其中还是有一些正事要事的。”
张嫣缓缓说道。
这一年多来,发生了这么多大事,南方各省各地始终都非常平稳,没有出一点大乱子,红娘子手握重兵,坐镇南京固然重要。
但和张嫣耐心的回复各地文官们上奏的奏疏,也有很大的关系。
“话虽如此,可这活孩儿还真干不来,伯娘也别干了,否则非得将身子累垮了不可。”
“这样好了,孩儿任命马士英为内阁次辅,卢九德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今后奏疏先让马士英看一遍,让他票拟,再送司礼监,这些废话奏疏,就让卢九德直接批红,发往原地,重要的奏疏再送到御书房来,由伯娘处理好了。”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要他整天看这些文言文的长篇大论非得疯掉不可,张嫣虽然耐心好,却也不想让她太累了,何况这些废话奏疏,完全没必要亲自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