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多年的对手,庆忌对于允常并没有多少的恨意。
只是巴不得允常早点死掉,不是寿终正寝,而是晚年不详的那种。
因为越国固然已经灭亡,但立国一千多年的姒氏,大禹后裔,在越人的心目中依旧拥有着崇高的地位。
庆忌善待允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越人对吴国的仇视,继而加快吴越两国融合的步伐。
吴越文化相近,但越人若是对吴国没有太大的认同感,吴国就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征服越人。
这注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时间,会让人遗忘许多东西,譬如仇恨!
“大王,可否给予臣妾父亲哀荣?”
“那是自然。”
允常都已经病逝,庆忌也不能小气的连一份哀荣都不给,那显得庆忌心胸狭隘,无容人之量。
就在庆忌思索着给予允常怎样的哀荣,才能让国库花销不大,且中规中矩的时候,便听到寺人来报。
“大王,越侯嗣子勾践求见!”
“宣!”
“唯!”
勾践求见于庆忌,一定是来报丧的。
因为不管怎样,允常都是庆忌的封臣,越国虽灭,但“宽宏大量”的庆忌,仍旧没有下令处死允常、勾践父子二人,反而给予了颇为优握的待遇。
“大王,廷尉伍子胥求见!”
“宣。”
“唯!”
不多时,伍子胥与勾践就一前一后的进入滋德殿,朝着庆忌躬身行礼。
伍子胥是作揖,而勾践却是跪下,极尽卑微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