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忽悠成功

作者:肖邦乱弹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从此之后,他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一直过着单身生活。

当天下午,刘经理就给周大林打了电话,原材料第二天就可以到货,问给他送到哪里去?

刘经理这个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

他没法不高。和国外石油公司的合同,已经签了两个月了。一年十二个月过去了两个月,毛都没生产出一根来。再拖拉下去,就等着人家罚款吧。

周大林把地址告诉他,自己也从租住的家里出来,去了市郊那个租的农村院子。

周大林那个生产用的模具和设备,到了归齐还是简易的,太正规的他没钱,弄不起。

就是这样,八千块钱也花差不多了。

这样的简易设备,生产一个圆球,平均需要十分钟。一个小时最多生产六个,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生产一千个也得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样算下来,他一个月也就生产四千个左右,十个月完成十万个,根本就做不到。

他需要再投入两套新模具和设备,才能完成刘经理这个订单。为保险起见,他还要再加一套备用设备和模具,来防止生产中意外的损坏情况发生。

可是,他现在已经没钱,变彻头彻尾的无产阶级了。

接下来,他只能靠忽悠着刘大经理出钱出材料,来维持生产了。

刘经理也不傻,也会算账。他这边不二十四小时运转,用最短的时间把产品制造出来,到时候刘经理一算他的交货期,还是不能按时完成合同,那还干个什么大劲儿啊?

可周大林不是神仙,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吃不睡,那样别说一星期,三天也撑不下来。

他赶回租的那个院子,就是要再雇几个人,帮着他干活。

九八年的时候,临水附近农村的人,出远门打工的还不多。不是在附近的乡镇企业里干,就是什么也不干,指望着自家的承包田过活。

他租房子的那家房东,有三个儿子,两个在附近的乡镇企业里上班,一个在家种地。三个儿媳妇也在家种地,偶尔跑到城里去打点零工,或者卖点地里的土产。

四月的天气,乍暖还寒,地里活不多,他们就有时间来给他帮忙。

他的这套设备,操作简单,不需要专门的技术。

打开电源,倒入原材料,再打开模具,用干棉布擦干净模具内腔,再用油布抹一层脱模油,用压杆合死模具,再按一个启动按钮,设备就自动完成了注塑过程。

五分钟之后,设备提示灯亮了,打开模具,一个完整的圆球就可以从模具里拿出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