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宁过于君子毋失于小人

作者:肖邦乱弹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现在,这里面,就只有一个问题还没有答案了。那就是,周大林是如何算到,他做石子生意,就一定会倾家荡产的呢?

想了好久,他都没有想明白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其他的就只能是猜想。

于是,他又把前面那个他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重新拿出来,一点一点地思考。

周大林肯定料到了他会失败。那么,他一定是看到了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使得他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这个事情,会是什么呢?

他突然就想起来,周大林要他看的那份临水晨报来。当时,他满脑子里都是懊悔,根本就没听进去周大林的话,也没有去读那份报纸。

可是周大林确实对他讲过,他失败的原因,就在那份报纸的,那篇文章里面!

待他想起这个来的时候,那份报纸,早就没有了。

服刑之后,他就有机会浏览报纸了。他在监狱的书报室里,终于找到了那份报纸,也看到了那篇关于良心拷问的文章。

他终于明白了,周大林的确可以预判他的失败!

但在他看来,这个跟报上说的良心缺失,没有什么关系,生意人的良心都是黑的。他周大林也一样,仅仅是因为他跟程晓有那么一丁点的关系,他就妄图置他于死地!

但他也看出了自己失败的关键原因,就是自己过于贪婪了,不留后路的贪婪!

生意人追求的就是利润,没有不贪婪的。可是这个贪婪,要装在肚子里,埋进骨子里,不要流露在表面上。

如果当时他和山后村搞好关系,多少的再给他们一部分利润,不要做那么绝,在泥石流到来之前,他们就会出人出力,主动帮他修好堤坝,不至于让他血本无归!

如果,他在明知石子场保不住的情况下,豁出去不要石子场,让自己的叔叔两口子和工人们撤出来,即便石子场没有了,凭着那些单位还没给他结算的款项,只要他能要出来,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是,没有如果了。

但他终于明白,周大林就是看到了他的贪婪,并成功利用了这一点,才最终把他给害到了这一步!

生意人,不可以不贪婪,但贪婪得有度,得知道适可而止!

他终于明白,周大林为什么在片碱市场最好的时候,突然放弃了。

如果不放弃,他后面的结果,恐怕也是不得善终!

他太年轻了,不懂得这个道理,而周大林也从来不教他这个道理。他只是教他如何谋利,让他最终掉进他设计好的陷阱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