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目前沉迷于临床诊治,对这种研究从来没有思考。
但他知道答案:系统奖励的药物洗脱支架,领先本世界30年,术后五年再狭窄率1%。
而现在的术后一年再狭窄率是5-10%,五年再狭窄率是20-30%,比系统支架差得太远。
系统后续奖励的生物支架更强,彻底消灭再狭窄,同时显著降低死亡率。
这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本世界的主流研究方向就应该是支架本身。
第二:即便没有自己参与,这个方向也将在30年后取得重大进展,使得术后再狭窄率降到极低的水平。
王磊诚实地回答道:“目前来说,pci的核心还是支架,所以我认为支架本身最有研究价值。”
“支架?”
乔治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这是真正停滞了的方向,这么多年来,各国在支架上投入无数,但无论药物洗脱支架,还是曾经被炒得很红火的生物支架,全都没有寸进。
所以医学界几乎给这个方向判了死刑——除非基础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这就跟其他学科一样,基础材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突破的。
它甚至可以把一整个学科给彻底卡死,一卡就是几十年、上百年。
王难道从来不关注前沿研究吗?
哦,他是临床医生,似乎z国临床医生都不爱关注前沿研究,一门心思扑在临床技能上。
这样做,固然可以成为好医生,却注定不能成为传奇。
就像匠人与大师的区别。
可惜了。
四周的专家学者们一直好奇王磊的身份,约翰和乔治相继询问后,好奇心更是达到了顶点。
但听到王磊支架二字出口,却瞬间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