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也说道:“汪先生,您一会听报告就知道了,我们的支架确实有很多优点。”
老汪笑道:“现有支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没有解决的点就那么几个,比如堵塞分支的问题,你们的支架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爱德华尴尬地笑道:“汪,您可能专注于临床,对器械研究有点误会——排异反应、分支堵塞,这些问题都必须有材料学的突破才能解决。”
阿道夫再次帮腔:“对,这要依赖整个材料学体系的进展,不是医学界能解决的。”
老汪笑得有些神秘:“那么,你们的支架既然是性能优越的新型支架,总得有些与众不同的、突破性的东西吧——比如再狭窄率的显著降低?”
“对对对,”爱德华兴奋起来:“经实验室试验,一年再狭窄率4.5%-10%,比现在主流支架降低了0.5个百分点。”
老汪几乎要骂人了。
0.5也好意思当做成果发布。
蒙谁呢。
你这是把我当不懂行的小白了吗?
谁不知道实验室结果跟临床差了十万八千里?
你实验室才降低0.5,到了临床,这0.5还能存在吗?
倒过来上升都有可能。
你们这种成果,不就是典型的改头换面骗市场的成果吗?
其实就是仗着你史密斯的名望来换钱。
垃圾!
再跟雷俊刚才说的五年再狭窄率1%比,呵,你们这种支架送我都不要!
但史密斯的声望真不是说着玩的,人家硬是用一个个手术做到了世界顶级,在血管外科这一行,是不能得罪的。
老汪挤出一个友善些的笑容:“呵呵,很好,期待你们的报告。”
“好的汪先生,我们的报告一个半小时后开始,欢迎您的到来。”
双方分道扬镳,史密斯师徒去往贵宾休息室,老汪则趴到栏杆上,看小家伙们有没有追上雷俊那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