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心内对回复性没有要求,所以关注这一点的医生不多。
听林思涵说得如此肯定,医生们大感振奋。
如果她没说谎的话,那这款支架可真是太优秀了。
“穿支动脉闭塞的问题,自膨支架是利用微导丝解决,而我们这款支架的解决方式更先进,效果更好。”
“具体方式,我想也不用多说了,之前说过这么多,大家都已经很清楚。”
众人再次暗暗点头。
颅内穿支动脉闭塞,类似于evar时的分支血管堵塞,只不过穿支动脉更细小一点罢了。
这个问题却正是新型支架的优势所在,它的现场打印技术确实更先进,更有效。
“另外,如果是细小到了dsa都无法辨认的穿支动脉,就连自膨支架都无法解决。”
dsa都无法辨认,医生自然也就看不见。
看不见,就无法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种情况下,要么碰运气,要么干脆放弃治疗——
事实上,当今颅内介入的适应范围很窄,由于多种原因,支架根本到不了远端血管,只能放弃。
听林思涵说到这个级别的血管,众人不由坐正了几分,期待地看着台上。
这口气,难道你们竟然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了?
那可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足以载入神外史册。
林思涵略微停顿了一下,她想起王磊上次透露的消息:下一代支架,将是生物支架,性能将取得本质性的突破。
届时,微细结构的介入、柔顺性……当今一切难题,都将获得革命性的解决方式。
王老师,真是一个宝藏男人啊。
不过这是仅限于团队成员知道的秘密,林思涵定了定神,把生物支架的消息关回脑海深处,继续陈述现在的这款支架:
“而我们的新型支架,在现场打印时,可以采取扩大网孔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的支架材质优越,网孔开大后,照样不影响它的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