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肝段不存在

作者:123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听了秦沛的提问,王磊一边继续做着切除,一边答道:“如果研究既往肝胆手术,就会发现树状结构无法解释的现象。”

“比如肝段控血达到某个时长后,保留侧血液会流向切除侧。”

“再比如,控血早期止血效果好,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那个好提问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难怪要分段控血、分段切除,就是为了缩短操作时间,避免时间久了止不住血。”

不单是他,几乎所有学生都懂了。

懂了之后,就更糊涂了。

人体器官供血分为“入”、“出”两部分。

入的部分,都是一根或者几根大些的动脉,它们把新鲜的动脉血运进来,其地位就像是高速公路。

然后就像下了高速,驶入许许多多的岔路一样,大动脉会逐渐分为很多根小动脉,越分越细,最后分成肉眼不可见的毛细血管。

出的部分一个道理,动脉血原本活力无限年轻漂亮,被一番使用后,变成有气无力人老珠黄的静脉血,器官渣男始乱终弃,将它们从小静脉一级级转运,最终汇入到一根或者几根大些的静脉,流出器官。

肝段控血,就是把这个肝段“入”、“出”的大动脉、大静脉都给阻断。

出入通道既然都断了,外科医生就可以随便折腾这渣男了,根本不怕它出血——这既容易理解,也是现在大家看到的事实。

但为什么时间久了止血效果就不行了?

难道时间长了,原先的阻断方法都失效了?

不可能啊,比如门静脉里面,王磊是置入了气囊导管,气囊充气膨胀以后,把血管堵得死死的,一滴血都跑不出来——难道时间久了,气囊漏气了?

这不笑话嘛,这可是医用气囊,那质量多好啊,难道也能跟小贩手里的气球一样容易漏气?

像是听到了他们心中的疑问,王磊又说道:“阻断门静脉越早,止血效果越差——所以如果对手术时间没有把握的话,尽量晚一点置入气囊导管。”

学生们越听越迷糊,你明明是第一时间阻断的。

不过迷糊归迷糊,他们还是象背必考知识点一样,努力背下王磊刚刚说的这句话。

这是什么?这是王磊的诀窍啊。

这种诀窍,如果他不说,靠自己观察总结,还不知道得看多少台手术才看得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