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选贤制呢?
那竞争的人选就多了,竞争的人一多,这里头的事情就更麻烦。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过,比较出名的便是九子夺嫡了。
封建制度之下,不可能有比较科学的衡量贤明,才能的标准。
谁也说服不了谁,到时候只好凭实力了。
大家都操起兵戈开战,天下顿时就会大乱,到那时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了。
有可能打来打去,谁也得不到皇位,朝廷失去控制力,王朝就会解体。
历史上此类事件也出现的不少。
苏泽对汉王也没有恶感,起码现在是没有的。
可他不能坐视有人威胁到朱瞻基的地位,他的命运早在离开清风县的那一刻就与朱瞻基绑定到了一起。
同时他也不想看到历史上叔侄相残的那一幕重演。
虽说汉王嘴巴是臭了一点,脾气也不是那么好,可苏泽觉得汉王不算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
况且朱高煦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海外那么大的地盘,放朱高煦出去打江山好像也不错。
不一定非要盯着大明本土嘛!
念头一起,苏泽起了劝说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