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解决根本问题,长此以往,大明最终还是难逃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
朱瞻基先是聚精会神的听着,听到后面脸色一变,神色郑重了起来。
苏泽说的没错,一次两次赈灾也就罢了,可一有灾害便要赈灾,长此以往国库必然不堪重负。
此次若不是苏泽提了个募捐的法子,别说开春北征了,就连眼前这个冬天都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度不过去。
可朝廷也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才行。
朱瞻基连忙急切的开口:“苏兄可有高见?”
苏泽微微一笑,早有腹稿。
“以工代赈,今年开始朝廷不再无偿赈灾,而是以工代赈。”
“一来是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二来则是让百姓们养成习惯,不能总是依靠朝廷。”
“不能每次受到了灾害便想着有朝廷兜底,开始往京城方向汇聚。”
“流民流窜始终不妥,终会有些危害,天寒地冻,又有多少百姓会死在路上?”
“责令各地官府,以工代赈,做好防范,加固堤坝,改水道,大雪之后,来年便是大水。”
“与其求天,不如靠己。”
“就如清风县一般,人人有工作,通过自己的双手便能换取钱粮,养活一家人。”
“这样就算有了雪灾旱灾,百姓家中多少还是有些钱粮在手。”
“不到走投无路,活不下去,谁愿意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如此一来,麻烦可解!”
朱瞻基若有所思,连连点头,清风县确实正如苏泽所说的那样,没有一个人是吃闲饭的,就算有也被苏泽抓去改造了。
清风县也从未和朝廷叫苦过,让朝廷拨款救助,反而每年交上来的赋税比周边县城加起来都多。
要知道,清风县的人口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万余人出头。
苏泽看着若有所思的朱瞻基有些头疼,这小子该不会以为这样便能让其他地方都变成和清风县一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