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有弹劾权,也就是举报的权力,没有执法权,该怎么处理还得看陛下的意思。
至于弹劾,对苏泽来说就是不痛不痒的小事,苏泽怕都不在怕的。
他进京以来被弹劾了不知多少次了,弹劾他的奏折都快堆满朱棣的御案了,结果他还不是屁事没有。
苏泽看的明白,只要朱棣不想动他,那他就能活的很滋润。
也许苏泽被百官弹劾,正是那位老人想看到的呢。
要是苏泽真的和文武百官关系很好,相处的其乐融融,恐怕那位老人才会不放心吧?
结党营私在任何朝代都是为帝王所不喜的。
朱棣更愿意苏泽当一个孤臣,安安心心的辅佐朱瞻基,除了朱瞻基以外,再无依仗。
这一切都是苏泽自己的推测,可推己渡人,若是他当了皇帝,手底下有这么一个结党营私,又得民心的人,他睡得着觉吗?
朱棣既然想让他做一个孤臣,那就做一个孤臣好了。
就凭他苏泽和朱瞻基的关系,若是愿意接纳其他人,会有投机取巧之辈向他靠拢吗?
想必还是有的。
可苏泽自从进京以来,一直都是站在文武百官的对立面,将自己硬生生塑造成一个孤臣的形象,自然不会有人朝他靠拢。
何况,他本来和那些文武百官就不是一路人。
念及此处,苏泽望向那些还在看戏的同僚,笑的有些人畜无害,一看就是个阳光大男孩。
苏泽看了一圈这些人身上穿的官袍,心中有了计较,现在还在这里看戏的多是一些小喽啰,官职都不高,但盛在身份清贵,多是翰林御史。
真正的朝堂大佬是不屑于与现在的苏泽计较的,即使苏泽最近风头正盛,他们也不会屈尊下场。
说白了,苏泽现在也是仗着皇室才能耀武扬威,实则他本人还是位卑言轻,身上也就挂了个太孙亲军指挥使的名头。
官职并不高,还未跻身中枢,两者之间身份天壤地别。
再加上苏泽最近所做的一切并未威胁到他们,他们自然也不愿自降身份和苏泽计较。
捐款一事,苏泽更多的是借了朱棣的名头,大家给的是陛下的面子,才会捏着鼻子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