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顶部有一座大钟,必须到马路对面才能看到这座大钟及楼顶的全部。
这时,大钟敲了9声,说明9点已到。
费城的报业就和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样起步也很早。
就在《波士顿公报》诞生后的第二天,即1719年12月22日,这里也出现了《美利坚信使周报》。
其后不久,后来被丑国人称为伟大新闻工作者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告别在波士顿的哥哥詹姆斯富兰克林来到费城,并收购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宾夕法尼亚公报》。
这份报纸后来成为美国各殖民地的最佳报纸,而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在24岁时就将报纸的其他剩余股份全部吃进,成为这份最佳报纸的独资老板。
这位神奇人物后来还出版图书并资助别人创办报刊,后被任命为各殖民地的总邮政局副局长,再后来当上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
美国新闻史学家称,这位在费城起家的新闻工作者兼商人对美国新闻事业最大的贡献,就是使新闻事业成为受人尊敬的行业。
除了出了个富兰克林,费城还于1783年诞生了丑国第一份日报《宾夕法尼亚晚邮报》。
创始人也叫本杰明,似乎这个名字与传媒和报业挂钩,原来是一份周三刊报纸,该报曾于丑国宣布独立后第三天,即1776年7月6日,率先在报纸上出版《独立宣言》。
这种日报风很快吹到美国各大港口和商业城市,至1800年,日报在费城已有6家,纽约有5家,巴尔的摩有3家,南卡罗莱纳州的早期殖民地查尔斯顿有2家。
而美国报纸发源地波士顿却奇怪地未有日报。
可见,在日报的发端和数量上的发展,费城都走在全国前列。
进入大厅,罗森塔尔匆匆赶来,一见面便忙表示抱歉,说刚刚处理了一件急事,迟到了。
黎耀阳表示没关系,事实上他也是卡着点进入大厅的。
这位头发很短、个子很高的公关部总裁比想象的年纪要大,看上去至少50多岁,但为人十分热情,处处考虑周到。
与罗森塔尔见面后,充满‘会谈’的一天正式开始了。
虽然罗森塔尔这次访问活动中主要是接待和联络人的角色,但他在该报工作时间很久,知识面也很宽,所以黎耀阳很乐意和他多谈一会。
在大厅寒暄片刻后,他问黎耀阳是否吃过早餐,如果没吃的话可以一起享用早午餐,他请客。
黎耀阳自无不允,虽然他吃过了甜甜圈,但根本没吃饱。
早午餐就在大厦内的咖啡厅进行,他要了一份松饼一份三明治,自己吃三明治,将松饼让给黎耀阳,同时一人一杯咖啡,这就是早午餐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