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一条道,被费如鹤分兵卡死了。
无奈之下,沈犹龙只能拼命,亲率六千多老卒,还有相同数量的民夫和大批船队。足足一万三千多人,主动放弃龙川城,前去攻打河源城外的费如鹤。
河源守军也有三千,等于一万六千多人,两面夹击费如鹤的六千人(含民夫)。
一百三十里地,全程沿着河岸进军。
傍晚扎营。
入夜之后,军营外围影影幢幢,大量运粮民夫趁夜逃走。他们是被强行征召的,根本就不愿打仗,如此良机怎能不逃?
沈犹龙被自己的亲兵叫醒,得知情况之后,根本不敢阻拦。
半夜闹出太大动静,很可能直接炸营,到时候官兵也会跟着跑。
那些官兵,同样不愿打仗!
沈犹龙的优点是懂得放权,自己不会打仗,就非常信任麾下将领。但是,也因此导致军纪败坏,在两广剿贼耗时三年,很多时候都故意放任反贼。
对那些将领而言,不与反贼打硬仗,一可养寇自重,二可保存实力,三可趁机发财。
将领们倒是靠抢劫发财了,大头兵却分不到多少。
甚至军饷都不发够,伙食也差得很。这属于明末军队的常态,哪支部队能让士兵吃饱,反而属于异类当中的异类。
沈犹龙带着大军守城可以,一旦离开城池,又有大同军在附近,士卒和民夫就要打主意开溜了。
第二天继续行军,由于大量民夫逃散,还得分出士卒运粮,导致行军速度变得更慢。
傍晚扎营。
这次沈犹龙吃了教训,把民夫放在中间,把士兵放在外围,如此就能防止民夫夜里逃跑。
民夫确实没机会逃跑,但士兵却开始跑了。最外层的几支部队,夜间减员高达六成,一夜之间逃了八百多。
到了早晨,清点人数,沈犹龙和军将们都脸色难看。
副总兵叫做施王政,非常好的名字。他把沈犹龙请到一边,悄悄说道:“督师,不能再这么行军了,否则抵达河源与贼兵交战,我军恐会还没开打就望风而溃。”
“为之奈何?”沈犹龙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