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投降,他们什么都不是。
他们不把大明皇帝放在眼里,同样也不想投靠满清,自身利益永远排在第一位。
就在锦州被围困半年之际,驻守杏山烽火台的苏班岱(蒙古人),秘密写信想要举族投靠满清。
满清将领济尔哈朗只率1500人去接应,吴三桂、刘周智、戴明探知消息,合兵7000人出击拦截。想要打赢此战之后,回师与宁远士卒攻打围困锦州的清军。
7000辽东兵,突袭1500清军,被打得惨败而归。
于此同时,驻守锦州外城的蒙古人诺木齐,悄悄写信想要投降满清。
祖大寿得知消息,带兵从内城杀到外城,斩杀满清将领穆护萨、觉罗兰泰、宏科。寡不敌众之下,祖大寿退守内城,清军占领锦州外城。
外城都被占领了,祖大寿依旧坚守内城,看那样子起码还能再守半年。
黄台吉反而被搞得心慌,他不敢再这样消耗粮食,干脆继续发兵攻打松山和杏山。
吴三桂只剩4000兵,其中一半是刚募的团勇,被死死围困在松山堡。
……
湖北那边。
襄阳因缺饷而兵变,士卒杀死巡抚和总兵,一股脑儿投靠张献忠。
张献忠继而挥师包围郧阳,湖广的长江以北地界,只剩下郧阳府不是张献忠的地盘。
河南方向。
杨国柱、王朴、左良玉、猛如虎还在围剿李自成,说是围剿流寇,更多时候反而在抢粮。朝廷发不出军饷,他们不抢粮就得饿死!
官兵和流寇抢粮就不说了,河南今年又是大旱!
河南百姓实在活不下去,袁时中、李际遇、刘玉尺、朱成矩等人揭竿造反。连匪号都懒得取一个,直接使用本名造反,朱成矩甚至还是大明宗室。
整个河南,四面八方全是反贼。
这些反贼都遵李自成为首,其实听调不听宣。他们攻占大地主的寨子,一个个结寨自保,偶尔还会互相攻伐。
没法再剿贼了,左良玉再次离开河南,前往山东抢劫粮食,顺便招募流民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