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院军方向。
张铁牛带兵在通州(南通)登陆,还没开始攻城,守将就派出使者,说想到南京进行谈判。
只要赵瀚答应他们的要求,江淮产盐区的起义军愿意全部投降。
张铁牛不敢怠慢,立即把使者送往南京。
这里的起义军,少部分是盐枭,大部分是灶户。若是打仗杀伤太多灶户,今后谁来煮盐?灶户起义之后,这半年来盐价飞涨。
盐军使者有好几人,为首者叫做田仰。
“叩见赵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田仰带着众人跪地齐呼。
“起来说话。”赵瀚笑道。
能被盐枭和盐户派来做使者,自然不可能是懦弱胆小之辈。见面就跪拜高呼万岁,无非是给赵瀚戴高帽子,想换取赵瀚的同情而已。
“谢赵天王!”
等这些人都起身之后,赵瀚问道:“你们有什么要求,一条一条说出来吧。”
田仰说道:“请赵天王恢复食盐正课!”
“这个要求让我很意外啊。”赵瀚忍不住笑起来。
明承元制,把百姓编为灶户,每户计丁煮盐,每年上交一定食盐给官府。这些需要上交的食盐就叫盐课,也称“额盐”。
随着时间流逝,一部分灶户富裕起来,或者是勾结官员,形成灶户当中的恶霸。他们霸占其余灶户的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灶户,却还要继续给官府纳课,于是造成大量灶户逃亡。
另外,盐课之外的食盐,又称“余盐”。
余盐刚开始只能官府收购,接着又可以让商贾收购,官府和商贾往往压价,导致灶户被迫贱卖余盐,同样把灶户折腾得大量逃亡。
盐课、余盐制度,对灶户都非常不利,于是纷纷偷着卖私盐。
为了制止私盐泛滥,至万历末期,已经取消额盐、余盐之分,让灶户直接用银子交盐课。
结果,灶户变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