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张献忠就失去战争主动权。
或许赵瀚的临战指挥能力不足,但战略指挥能力却很高明。而且从始至终,一直秉承着同样的理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按照正规打法,张献忠三路大军东出,赵瀚应该调遣大军迎战,寻机歼灭敌军主力之后再反攻。
朝廷剿匪是这样做的,张献忠也是这么想的。
只要赵瀚摆出大军,张献忠就能耍出无数花样。因为张献忠和部将们,有着十多年的大战经验,而大同军的将领却非常稚嫩,极有可能出现失误被抓住机会。
那样一来,大同军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赵瀚深知自家将领是啥情况,因此他完全不接招。
你大军入境?
那我也大军入境!
你来我地盘,我坚壁清野,等着你攻城。
你在这边慢慢攻城,我的农兵也在你家慢慢攻城。
而且,我的正规军藏着不动,等你打疲了再算总账。
你想撤退?
抱歉,你后方两座城全被我围了,你撤军必须过的那条河,也已经被我用水师阻断了。
你想全军杀回去,打我的农兵也可以。我的正规军随时能坐船支援,我广济城里的农兵也能慢悠悠来支援。
你若不顾一切,杀向我没有坚壁清野的腹地也行。杀得那么深入,沿途一座自己的城市都没有,你就等着全军覆没吧!
张献忠此刻极为憋屈,自己空有十万大军,而且还剩十九万民夫,浑身力气却不知拳头该往哪里砸。
老回回保持着冷静:“我有两个法子,不晓得你听不听。”
“说吧。”张献忠道。
老回回说:“第一个法子,那七万多步卒不要了,十九万民夫也不要了。骑兵、马队、骡队,向北贴着大山渡河返回。”
“为何不率领大军走白莲镇,贴着大山边缘渡河回去?”孙可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