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朱元璋那时更加困难。航海技术没有现在先进,从海里运粮运兵都危险万分。抵达辽东半岛之后,也没有城池用于防御,刚开始只能以木板制作城墙。
面对蒙元军队的反扑,明初将士无比悍勇。木板墙被敌人损毁之后,完全靠人命来堵住,甚至士兵的家属都纷纷参战。
朱元璋用海船将士兵送到辽东,最初几年只做三件事:屯田、筑城、防守。
等屯田收到效果之后,军粮充足,士卒精悍,立即发兵北上!
……
“轰轰轰轰!”
盖州城内外,火炮声震天。
如此情况,已经持续数日。双方不干别的,一直用火炮在对轰,仿佛是当年大凌河之战的复刻。
多尔衮模仿黄台吉,在盖州城外挖掘环形壕沟。
挖一道沟,就用挖出的土石,在前方垒一堵高墙。再用平行壕沟,继续往前挖环形壕沟,继续用土石垒筑高墙,同时在高墙缺口处,安置火炮轰击盖州城墙。
如此攻城战术,已经有些类似“沃邦攻城法”,那玩意儿是用来攻打棱堡的。
大凌河之战,满清动用了168门火炮。
此时多尔衮攻打盖州城,悍然出动183门火炮,连沈阳的城防炮都拆下运过来!
这些火炮五花八门,口径最小的是4.5磅炮,轰击城墙就跟挠痒痒一样。口径最大的是12磅炮,属于对“万历大将军炮”的仿制。
各式炮弹,多尔衮总共准备了一万五千枚。
还是不能跟黄台吉相比啊,黄台吉当年攻打大凌河,足足准备了一万七千枚炮弹。仅拔除大凌河城周边的墩台,就打出去两三千发炮弹。
“轰轰轰轰!”
盖州城的炮击还未停歇,城西的河海延岸又开始了——大同海军正在跟满清对轰。
这仿佛是另一场战争复刻,历史上,满清用了五天时间,布置八十个沿岸炮位,跟大明的战船在盖州对轰。
没有任何花活,就是炮击、炮击、再炮击……
城内外的炮击已持续半月,城墙只被击出很小的裂口。盖州城墙虽然不如济宁,却跟商丘城墙差不多,放着让满清火炮轰击,也不是十天半月能轰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