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可以,”张溥点头说,“北京未复,崇祯帝的庙号和谥号悬而未决,一直这样拖下去也不成体统。”
侯恂也被扔来翰林院做学士,他提议道:“我等可先拿出一些庙号、谥号,交给陛下定夺便可。”
众人一番讨论,拿出十多个庙号、谥号,由钱谦益和张溥带去请示皇帝。
当然,先要请求编修《明史》,因史料不齐而作罢,接着再请皇帝恩准给前朝君主定号。
赵瀚翻着那堆玩意儿问:“伪清和伪顺,也有给崇祯立号吧。他们立的是什么?”
钱谦益回答:“伪清立的是怀宗端皇帝,伪顺立的是思宗慎皇帝,云南伪朝立的是威宗烈皇帝。”
怀宗、思宗,都是亡国之君的庙号。
端皇帝、慎皇帝,都带着知礼克己的含义。
不褒不贬,普通正常,多尔衮和李自成,用不着在这事儿上恶心人。
赵瀚翻看他们献上的东西,仔细搜寻思考道:“思宗刚皇帝吧。”
追补前过曰刚,自强不息曰刚,政刑明断曰刚,强义果敢曰刚……虽然只是一个平谥,但赵瀚已经很美化崇祯了。
赵瀚如今给崇祯定下庙号、谥号,大明在南方才算真正翻篇,这叫做盖棺定论。
钱谦益、张溥躬身退出,脸上都有些喜色。
他们以前很讨厌崇祯,如今又有些思念。能给崇祯求个好谥号,也算了结一桩心事,并且可以获得前朝士子的感激。
“陛下还是仁厚啊。”张溥感慨道。
钱谦益也颇为唏嘘:“是啊,已算极为仁厚了。”
这两位离开,前往朝鲜册封国王的张岱,回到南京向皇帝复命。
报告了一番出使情况,张岱拱手说道:“陛下,朝鲜国主请将幼妹送来南京做宫女。”
一个宫女无所谓,到了适婚年龄还可放还出宫,找个良人给嫁了。赵瀚点头说:“准许。”
朝鲜国主的幼妹,李倧的独生女儿,历史上的孝明翁主,今年还只有六岁……
这是朝鲜的一贯做法,挑选达官贵人的幼女,送来大明朝廷做宫女,有一定几率被册封为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