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三次的朝会,他们已经习惯了,每次都有个特别议题。最初几次,都在聊欧洲和美洲,着实让众臣开阔了眼界。
后来又聊开海之利,总结大明的海禁弊端。
接着再聊历朝历代的税收政策,而且提前告之议题,官员们可以回家翻阅史书。
好端端的早朝,其实被赵瀚开成了经筵大会。
今天又要聊什么?
大家颇为期待,因为每次朝会,总有官员获得皇帝夸奖。
赵瀚说道:“今天就说贪腐之事。官员贪腐,屡见不鲜,此为吏治败坏之发端。不好好惩治贪腐,这大同新朝,迟早会变得如前面那般。”
“陛下所言甚是!”众官纷纷赞同。
赵瀚直接点名:“李阁老,你对贪腐有何看法?”
李邦华说道:“严惩不饶!”
赵瀚说道:“假如……朕是说假如,李阁老的族亲作恶枉法,这该如何处置?”
李邦华说道:“该杀头杀头,该坐牢坐牢,绝不徇私!”
赵瀚又问:“若李阁老的族亲,打着李阁老的招牌,吓得地方官不敢管,甚至是同流合污呢?”
李邦华皱眉道:“这……若臣知情,却不闻不问,实有纵容之罪。若臣不知情,那就该罚俸自省,只依律惩处臣的族亲。臣非为自己说话,而是朝廷百官,难免有家人在地方犯事。只要本人不知情,就不该重罚,否则朝廷百官将人人自危。”
“如何判断,李阁老是知情还是不知情呢?”赵瀚追问道。
李邦华无言以对。
赵瀚指着萧焕:“你来说!”
在众臣的疑惑眼神中,萧焕缓缓站起,拱手道:“衢州府同知刘安永,衢州富商郑洪义,二人勾结,狼狈为奸。郑氏族人,犯下六起命案,皆被遮掩过去,凶手逍遥法外。郑家与官府串标,修筑河堤时偷工减料,又长期克扣工人的薪资。郑家欺行霸市,勾结村镇官吏,腐蚀地方农会,盘剥压迫百姓。又豢养打手,疑似命案一起,正在调查之中,伤人案件数十起。郑家的矿山,越界经营,霸占民田开矿……”
工部郎中郑同符,此时已经听傻了。
他来南京做官好几年,一直都没有回乡,自己的家人咋就干出这种事?
萧焕还在说:“郑洪义有一子郑同符,乃工部营缮司郎中。又有一子,乃阁臣李邦华的族侄孙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