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得到‘白云先生’赐号,便可获得当日胡前辈留与祖师爷的那本功法心经,而这掌门信物是可打开藏有功法心经的秘盒。”
“先师伯负气而去之后,先师与两位师叔一时大为后悔。但想先师伯身为掌门是有权力改变门规,不应过激反对而使掌门尊严荡然无存。先师与两位师叔后悔之后便是立誓,但使无有掌门同意,门下弟子即使得有‘白云先生’赐号,亦不准出手相救,违者逐出无量门。”
“当今天子去年赐号老道为‘白云先生’之后,就有几位同门师弟寻来,提醒老道莫要忘了先师誓约……”娓娓而谈的陈抟顿了一下,抚着白须叹了一声,望着楚南风,笑道:“若无这掌门信物,楚居士但猜老道会不会出手相救……?”
“仙长抱道山中,洗心物外,若非心怀天下太平之念,对于皇上相请应不会入宫与见,晚辈但猜即使无有掌门信物,亦会出手相救,解去皇上之危。”
楚南风此下改以仙长敬称,却是认定陈抟怀有道家天下苍生为念的本心,陈抟想是听岀他改了称呼的意思,闻言摇了摇头,感叹道:“与令师易先生相比,道家之人可是相形见绌。自乱世以来,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易先生创办书院,使学子知晓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易先生才真正是为心怀天下苍生的大家人物。”
“唯有易先生如此人物,方能教出通明仁德的皇帝学子,不图功名但使百姓安宁的楚居士这般弟子……”陈抟言语一顿,叹了一口气,又道:“其实老道还望非为道门弟子,但学上易先生之一二,为声教一统献微薄之力。”
陈抟早年志向是入仕为官,施展才能为天下百姓安生献力,屡试不中之下才转而投身道门。对于易无为创立书院育人成材、报效朝堂的行举大为认可,此下言及便是心生感慨。
楚南风亦知他早年经历,知道他苦于受制道门规矩,无法施展自身抱负,闻言却是不敢应答。
陈抟言语一顿,将锦盒放入怀中,望向楚南风,“护道人是谁?”
楚南风本以为陈抟与谭峭相熟,应为知道洛逍遥是护道人,一愣之下应道:“是小徒洛逍遥。”
“是令徒?他多大年纪了?何时入了元婴境?此下身在何处?”
陈抟是为知道历代护道人在佛劫入世之时,皆已身怀元婴修为,但想洛逍遥应该年纪不大,且佛劫已入世三年,大为惊讶之下一连数问。
“小徒年纪此下二十有六,前六日不幸落入消劫人手中……”楚南风沉吟道:“至于踏入元婴之境,晚辈但猜应是在出事之时。”
“哦!?”陈抟眉头一皱,沉言片刻,“紫霄真人可知令徒是护道人?”
“他曾是传小徒功法,使小徒隐去身上的护道之气。而晚辈对于佛劫的由来及其中变数,多为无悔子道长告知。”
“无悔子?李观书他不杀猪了吗?”
楚南风心下苦笑的点了点头。
“老道未修有‘平龙认’望气功法,又与紫霄真人五年未见,却是不知佛劫中的诸多变数……看来是要去青城山寻他问个究竟。”
言语一顿站起身子,言道:“此下已过子时,当可前往开封了,楚居士倘有疑问,待解去皇上之危再叙。”
随着起身的楚南风拱手执礼道:“晚辈遵命。”
二人连夜疾行,赶到开封已为午时,来到大内地道中的暗室之后,陈抟便为运用功法替郭荣修复被‘宿命通’断开的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