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来客陆续散去,望着满屋物品,其中价值,竟比他卖地还要多些。
兄妹三人蹲守于前,难得休息。
刘纪忘了眼自家大兄,试探道:“大兄,你当下已为亭长,可是将乡勇民夫,带往县中交接,便会回来?
不会离家太长吧?”
刘幼娘早靠在刘祈身边,小脑袋枕在他的大腿上,一双灵动大眼,听到二兄刘纪所言,眨了眨,摇曳着刘祈胳膊道:“真的吗?
大兄可要快快回来,幼年最喜欢吃大兄做的炒饭了!”
听着这一世的兄妹念叨,刘祈内心温暖。
他将小妹抱在怀里,又将二弟拉到身边,指着前方陶罐里的钱币,还有收到的一些物品,道:“为兄原本也认为,这次县中相召,全为备防,要不了月许就能归来,还能挣些粮食。
然眼下,黄巾军势头凶猛,这次县中所召,为兄看,必不止于此,多会开赴前线!
此中财物,另有从兄,及许家等邻里招抚,足够很长时间花费。且但有奖赏,我也会托人送回。
故你二人生活,不用忧也!
阿纪,如我昨日嘱托,我若不在家舍,勿望平日我教授过的课业,还当照顾好幼娘!”
刘祈原往县中,是为了几斗米,还有可能来的战功奖赏,还为三张嘴,在这乱世里,争上一条活路。
就如许案所言,他识字。不复早几年,刘纪也已年长,他可放心往外处事,于军中,或是官寺,谁言不能找个养家活口的饭碗。
泰山郡当下尚算安稳,他暂时都没背井离乡之打算。
现今成了清水亭亭长,以马傅白日单独叫他于书舍说的那番平叛内情后,考虑之事,不免多了些。
比如,趁此机会,若真能凭着作为,将杜乡这群人,收归人心,那未来,能否以乡地为根,闯出一番事业?
且不说,单一之人力,于乱世下,照顾亲人,实难活命。
便问大好男儿生于世,若无理想抱负,岂不是平白荒废这一世?
窗外虫鸣声起,让人忧思难消。
刘祈今夜再有言,兄长之威,加上他所言皆属有理,以为顾家之责,刘纪也好,刘幼娘也罢,都是小鸡啄米般的点头应下。不舍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