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祈即道:“子初,李亭长,还有诸君,莫要如此。
而今朝廷命令尚未交于我手中,我亦未于当地任上。
诸君还是叫我‘亭长’可也。
且于此,左右不过虚名,唯处实事,才当得上‘县君’之称耳!”
方真面向众人,叹服道:“亭长仁义大度,如市井所传。
又不好虚名,将来于任上,必有成就。
二三子,但以亭长所召,将来可来效力乎?”
“我等愿随亭长!”
众人纷纷言此。
刘祈则是苦笑摇了摇头,方真还真好招揽人心,时时不忘将他恩义,加身于乡友身上。
但以他现在于乡邑中名声,于半年前相比,可是翻天覆地。
养望养名,即当于实际出发,如于今下,才得人心。
知晓王彭所召,又见天色不早。
他没有直往官舍去见,而是让乡卒再多休息一日,他带着方真、许案、黄三、李展,此四人,往市井走了一圈,买了些礼物,直往王彭于官舍外的府舍拜见。
能当上清水亭亭长,马太公其中恩泽最大,但县令王彭能不欺他年少,接受马太公所举,大加用之,这份恩情,刘祈同样记在心里。
王彭又是大族子弟,自不会在意礼物贵重。
而王彭好声名,未免落人口舌,刘祈所持者,也不过是寻常小礼。
途中,刘祈向方真、李展,讲述诸葛珪为他赐字之事。
于紧邻盖县的琅琊诸葛氏,谁人不知其中大名?
方真和李展更加敬仰了。
而于刘祈坚持下,二人方起称呼刘祈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