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由此而上,于戚县换乘后,距离昌虑并不远也!也就三日功夫。
且据闻,岁除之际,过昌虑之水路,为盗匪所占据,后以新县长,率百余名乡卒,大破之。
是故,于五月以来,水路才重新畅通起来。
否则,我等到达戚县之后,当绕道而行之。”
食客杜木,乃是市井刀客出身。
年二十有三,两年前,仰慕张昭名声,后做相随。
其手持宽刀,落后张昭一步,战于身后,顺着张昭目光望向来往船只,随之出言道。
张昭目光一动,回首道:“杜君本就是昌虑人,可见与乡地,时常关注。
不知我等昌虑长,过往之作为?”
这段时间,刘祈于昌虑所做所为,于县中百姓称赞下,不仅往临县有了莫大名声,更传入郡中各处。
此事,自有昌虑亲友,书信间,向杜木告之。
杜木忙回道:“君子此问,在下正待告也!
……”
待杜木讲述了刘祈大体履历,张昭那双丹凤眼眯起远眺道:“能以弱年之姿,受青州刺史所举,必有过人之处。
而之于昌虑,不到半年时间,即有安一方之态,更显非凡也!
想来这位昌虑长,也是个妙人!”
张昭这般言罢,杜木忍不住道:“君子大才,此番能往在下乡地治之,乃属昌虑百姓之福。
然以君子之能,确有些屈才了!”
张昭为人豁达,性却严肃,摇头笑道:“郑君此言差也!
我张昭欲行之事,便是一县吏,尤可足也!
以我张昭不欲之事,便是一郡之长,亦不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