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十分钟后,阿尔弗雷德他们理应已经进行了10次试射,但莫林没能捕捉到其中任何一次的法术弹体,更别说弹道了。
穿越以来头一次,他们的法术研发过程并不顺利。
对于这一点,莫林其实有所预估。
以往的那些自创法术,其实没有特别复杂,法印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明确。
但这次不一样。
莫林对“反炮兵占卜”只有一个大致的构想和框架,有太多假说需要在实验中验证、修正、乃至全盘否定,之后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压榨出新的灵感,提出新的假说,然后设计新的实验加以验证、修正……不断重复。
这更接近现实世界中的科研过程。
“哪有那么多灵光乍现和一蹴而蹴,难怪前辈们总是强调搞科研先要耐得住性子……”
莫林很快总结出了失败的原因。
“‘云图’法印投射到灵界的物质运动太多太杂了,我脑子里的画面全是天上飘的云,海里卷的浪,还有那些总数不知道有几千万片的随风摇摆的树叶!‘启迪’法印自带的数据清洗和筛选功能无法处理如此巨量的数据,根本找不出飞行的法术弹体,难怪预言先知只能占卜灾难、大气候和兽群的运动,无法进行更精细的操作。”
魔法就是魔法,有其固有的优势,修改实验流程只需更换法印。
这一次,莫林尝试在原有的法印序列中加入“睿问”,提前一步筛选数据。
“附近在空中飞行的法术的弹道!“
“遗迹区上空高速飞行的法术造物!”
“凛冬岛上的飞行物体!”
他一连作出多次尝试,但都没有取得成功。
难道是声音不够好听?
莫林逐渐意识到,“云图”法印投射到灵界的信息,并不会被“睿问”法印受理,就像缺少了某种认证或者协议一样。
没办法,只能继续作出尝试。
“也许是占卜术固有的限制,换用‘高天洞察’和‘内在理性’的组合呢?”
莫林闭上眼睛,施展神术“真实视觉”,并选用隐藏的知觉接口而非视觉接口,获得了伊莎贝拉这一个月来的“视觉”感受。